第二高速公路後續計畫燕巢九如段高屏溪河川橋工程,連接高雄、屏東兩縣孔道 ,橋長2617公尺,其中橋梁西端採斜張橋設計,橋長510公尺,塔高183.5公尺,相當 於六十層高樓建築,該橋為國內首座複合式斜張橋,而且是亞洲最長之非對稱型單橋 塔斜張橋,未來將成為南部最具象徵性地標。 |
一、高速公路首度延伸屏東縣 高屏溪斜張橋位於高屏溪上游約二十八公里,高雄、屏東兩縣交界處,橫跨於高屏溪上,橋之 西側為高雄縣大樹鄉、東側為屏東縣九如鄉,西南方一公里餘處則為聞名中外之佛教文化重鎮佛光 山,該橋的興建最大意義,將國內高速公路首度延伸至屏東縣境內,使得未來第二高速公路全線通 車後,可從台灣最北端基隆市一直延伸至屏東縣,形成南北完整縱貫高速公路網。 二、具結構力學美學景觀實體 該橋的地形自西端穿出丘陵後,向寬廣遼闊之高屏溪河谷平原伸展東延,平均橋面較地面高約 三十餘公尺,兩岸最高橋差達六十公尺,以百分之一點七坡度向東側傾斜,橋梁設計依經濟性、安 全性、施工性、美觀性及前瞻性之考量,並配合地形及橋面縱坡度,採超大跨徑單塔非對稱斜張橋 、大跨徑懸臂工法及中跨徑支撐先進工法,完成整個橋梁,跨徑由大至小漸具結構力學與美學特色 ,完成後將為一極具視覺景觀之結構實體。 一般來說斜張橋設計上大多跨過廣大谷地或水域,所適用跨徑在200至600公尺之間。高屏溪斜 張橋之選定,首先考量到橋梁與現地的配合,西端由山嶺區露出,跨過河川後,進入河谷平原,橋 梁因屬人造結構,為避免與自然地形有突兀感覺,故採斜張橋設計,其優點在於景觀美學特色,不 僅對周圍環境影響甚微,更有降低視覺衝擊、提高地標之效果。 三、單塔斜張橋設計跨徑世界第二 斜張橋為本工程最大特色,採單塔非對稱型式設計,橋塔高達183.5公尺,橋主跨徑330公尺,
側跨徑180公尺,全長510公尺,若以全世 界單塔斜張橋而論,其跨徑長度排名第二 ,僅次於位在歐洲德國跨越萊茵河橋,跨 徑長達 363公尺。其主梁結構材料之選定 ,係考量經濟性、施工可行性、工期、結 構動力特性等因素,決定主跨以鋼梁,側 跨以預力混凝土梁來設計,而由鋼結構及 混凝土所組成者,即所謂複合式斜張橋。 |
![]() 高屏溪橋橋塔施築 |
![]() 高屏溪橋預力混凝土箱型梁施工 |
![]() 高屏溪橋橋面鋼梁節塊組裝 |
斜張橋結構不同於一般橋梁之處,主要包括橋塔、斜張鋼纜 兩大部分,而高屏溪斜張橋橋塔型式經由環境景觀、結構安全及 經濟成本等幾項因素考量後,決定採用近似A字型倒Y狀橋塔, 其型式恰如A型橋塔再加上單柱形頂柱,斜張鋼纜均設置於頂柱 上,鋼纜共十四組,一端錨碇在橋塔頂部,另一端錨碇在橋面中 央處,呈單面幅射狀。 鋼纜為斜張橋最重要構件,必需符合安全、結構強度、耐久 性的要求,尤其在長期環境中應有充分防蝕裝置,其設計及選定 亦須考量到能調整鋼纜強度、橋梁營運階段鋼纜受損更換交通不 |
斜張橋主跨為鋼結構 ,除加工及施工過程精密 度要求甚高外,完工後保 養與維護好壞更可延長鋼 橋使用年限,由於台灣夏 季多雨,防蝕措施特別重 要,塗裝前噴砂、除鏽, 塗裝過程防塵、防潮,均 有嚴格控管,橋梁鋼體採 |
![]() 高屏溪橋懸臂工法施工 |
![]() 高屏溪橋支撐先進工法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