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業的經營策略與管理重點

☆ 黃永盛 ☆

摘要
  本文先對營造業的產業特性做一慨略性描述,進而試以管理學上企業策略管理的角度,來探討國內營造業經營策略擬定的方式,其策略思考的方向採用政大企管系司徒達賢教授所發展的[六大構面]為架構,暨而再對各項職能政策即人事、業務、品質、成本、進度、安全、財務、資訊等項目上,就其在營造業經營管理上各政策之管理重點為何,提出一些看法,所提出之重點非常簡要,但均是務實而有用的。文章最後並對國內營造業發展狀況提出一些觀察,並有所期許,期待所有營建人共同來努力改善營造業的經營環境,提升營建業整體品質。

一、前言

         筆者於初任營造業高階主管時,當時我的老闆也是營造業的一位前輩曾對我說:「營造業行業很特殊,你若這個行業經營的好,經營其他行業都不成問題。」當初覺得言過其實,經過二十多年來涉入此行業,真有些體會這句話的含意。營造業屬於特許行業,它涵蓋了人類住與行(交通建設)兩大需求。屬於傳統產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種工業。它的經營困難度在於它是非標準化,存有甚多變動因素影響的一種行業,就管理學上各功能政策來分析,均具有很特別的特性,茲簡述如下:
(一)生產方面:每一工程基地、圖說、用材、工法、製程,均不完全相同。各別工作項目或許相同,但工作條件及與它項工作界面整合又不相同,整體而言與工廠生產截然不同。
(二)行銷方面:一般工期一至三年始完工,常需面對不同業主。公共工程又採投標競價、廣告、行銷很難使力,更談不上促銷了。
(三)研發方面:一般業者僅能在工程管理上加強、新工法、新材料的研發往往受限於國內經濟規模而難於施展。營建自動化、全面電腦化方面往往也要少數大型廠商才有能力。
(四)人事方面:工地分散在外,工地人員管理不易,且近年來勞工權利意識高漲,管理益形吃力。
(五)財務方面:押標金籌措、工資發票管理,都是學問。
(六)安全方面:高空、戶外、地下、海底,真可謂上山下海,安全管理當然特別。
         凡此種種均表示這個行業的特殊性,再者,營造業尚有以下三種特性,造成管理學上極大的迷思:
         1.進入障礙低,專業不受重視:目前國內將近一萬家營造業,本行業可以只認牌子不認人(經營團隊)、牌子可以轉讓,業績當然也可以轉讓。幾年前技師聘用起了爭議,配套措施未作好。遽然取消專業技師設置,導致目前丙等營造廠爆增至六千多家,宛如土木包工業,整個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競爭進入戰國時代,種下搶標的惡果。
         2.預算內最低價得標政策:廠商品質、管理能力、財務能力等,均擺在一邊。只比價格一項。資格標往往又變成綁標的舞台,實在是很不合理的一種現象。
         3.黑道圍標暨白道綁標陰影:這二項永遠是此行業揮之不去的陰影。
         是以在如此特別而複雜的環境下,營造業的經營與管理當然就需要更多的專業與管理能力了。

二、營造業經營策略的擬定[2]

         策略的擬訂關係著一個事業或公司未來的發展與生存空間,非常重要。策略指事業經營的方向。在管理學上一般分為二種,一為事業策略(business strategy),指的是單一產業經營企業中,其求生存與發展的方法。一稱總體策略(corporate strategy),主要為在多角化經營企業中,有多個策略事業單位(strategy business unit;簡稱SBU),解決處理各事業單位間應如何分配資源,如何創造共同優勢及綜效(synergy)等問題。本文所探討的屬國內大部份營造廠所屬的 單一營造事業,即事業策略的範疇為主,一般事業策略處理兩大主要問題:
(一)為事業對產品市場組合的各項投資策略。
(二)為事業建立一項能立於不敗之地的競爭策略(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此一類型的策略包括建立特優的能力,即所謂核心競爭力(core competitiveness)或資產,建立適當的目標及建立各項職能的策略(包括生產、行銷、人事、研發、配銷、通路、財務及廣告策略等)。
         我們要研究或擬定營造業的經營策略,可從事業策略六大構面來探討:
    1.產品線廣度與深度
         考慮因素為營業範圍以土木工程為主或建築物工程,亦或兩者皆有。為綜合營造商或專業廠商,土木工程又分為道路、橋樑、隧道、港灣、環保工程、衛生下水道、地鐵、捷運等。建築工程又分為住宅、商業大樓、工廠、大型社區等,亦即對自己的經營範圍需有明確的界定與釐清。
    2.目標市場的區隔與選擇
         這是很重要的課題,諸如以民間工程或政府工程為主?民間工程是以住宅建設案或特定廠房案子等均有所區別。另顧問公司或建築師推薦參與競標也是重要的目標市場。
    3.垂直整合程度之取決
         營造業在整個營建產業價值鏈中,主要為做施工那一部份,茲舉建築營建業之產業價值鏈為例:
         根據上表,營造業一般乃從事從這一段價值鏈上的作業單元,在策略上的考量為是否可發展具統包的能力,連規劃、設計一併承攬,甚而具BOT承攬能力,或者在一般發包給專業小包項目上,增加自己可直營的項目,或者自行成立機電部門或公司連同水電一併承包,均是可考慮的策略。
    4.相對規模與規模經濟
         大型營造廠可以發揮規模經濟效果,採行成本差異化策略,利用規模經濟,藉大量的採購發包以強化採購的議價談判能力,不論在機具、人工或材料的購買、使用上均可展現低成本的效益,中型營造廠或專業營造廠可朝集中差異化策略著手,針對特殊範圍創造相對規模,如專作隧道或衛生下水道工程,相對地也可提升競爭力。
    5.地理涵蓋範圍
         以局部地區為營運範圍,或要發展為全國性辦事處,亦或基於特定人脈、業主而特別設置遠方分公司等均是此項構面考慮的策略方向
    6.競爭武器
         諸如優良團隊的建立、人力的培訓、經驗的累積傳承、專業的能力、健全的財務、配合的專業小包專業能力強、政商人際網路寬廣、品質商譽建立等均為營造業賴以發展不可或缺的競爭利器。
         當然這六大構面為幫助經營者欲擬定經營策略時,需要思考的方向,最主要還要對自己公司的目標、當前環境的狀況(包括產業環境與競爭環境)、暨公司本身具備的條件(包括財力、人力、物力等)予以驗證,經過對此三項要件即目標、環境、條件之驗證,並注意它們的變化,始可從幾個策略擬案中決定出公司可採行之策略方案。

三.營造業管理的重點

         營造業屬於專業、複雜又瑣碎(尤其建築工程)的行業,其工地管理的重要項目不外乎四大項目,即品質、進度、成本、及安全,但對公司或企業層面而言,則尚需加入人事、業務(行銷、投標)、財務管理及資訊管理等,茲簡要分述如下:
(一)人事管理
         如前述營造公司營運以工地為主,而工地往往散佈各地,人員管理不易。工人一般均為專業小包雇用,非直接由營造廠雇用,管理方式亦較不直接,基本上營造廠人事管理需注意以下幾個重點:
    1.建立責任中心制度
         以工地為主,以工地為單位建立一套責任中心制度,包括人員休假、輪值、年終績效考核、獎金核發等均以責任中心為基礎。
    2.注重團隊表現
         工地在外、工地很活,每天工地主任均必需做很多小的決策,工作異常繁瑣,尤其較大工地,往往需派駐多人在工地,此時團隊的合作表現更加重要,公司必需訓練並協助工地主任領導團隊的能力。
    3.激勵措施
         表現好與差的工地,其負責人員必需有相關的評估及獎勵措施。
    4.適度授權
         在帶領同仁暨督導小包方面均需有適度授權,至少在工地事務的建議,公司應盡量予以尊重及支持。
    5.教育訓練及經驗傳承
         營造廠施工其經驗的累積很重要,如何讓各工地施工上累積的經驗傳承為公司的經驗而非個人的經驗是很重要的課題。另外視自己公司的經費及能力,加強員工施工的能力與知識,有計劃的做重點式教育訓練也是相當重要的。
(二)業務(行銷)管理
         管理學上談行銷(marketing),常提到行銷4P,即產品(product)、價格(price)、促銷(promotion)&通路(path)。對營造廠而言,公共工程大多屬於競標取得工程,且往往以低價決標,故營造業行銷工作較為特別,業務開發非常重要,這裡提出四項重點:
    1.需建立堅強估算投標部門
         電腦化算標是不可或缺的。
    2.需培養業務開發專才
         此人可由估算部門主管兼任,但層級最好至少經理級以上。
    3.致力建立與業主、建築師、顧問公司、良好關係。
    4.與供應商或協力廠商維持良好關係。
(三)品質管理
         營造廠經營最不易掌控的的項目之一就是品質管理,當然這其中原因相當多,包括此行業為非標準化作業項目,工程項目繁雜,介面很多整合不易,材料工法變化多,人工項目多,工人技術不均等等,但良好的品質仍然是營造廠不敗的關鍵成功因素之一,且要達到優良的施工品質必是原於優質的品質管理政策,目前業界主要推行ISO&TQM(全面品質管理)兩種品質政策,殊不論推行何種品管政策,個人以為最主要的仍在於自主品管的觀念與作法,且進一步能形成一種公司的文化與訴求,我時常強調品質是要求出來的,它絕對不是自己生出來的,也就是說不可任由小包去施工,必需整個公司由上而下均有貫徹品質政策之決心,始可克竟全功。尤其第一線的負責人更是擔負品質良莠的重責大任,針對品質政策,其管理重點在于:
    1.施工前良好規劃
         眾所皆知國內建築設計圖往往不夠詳盡,甚且很多只稱的上請照圖而已。施工前圖說的核對,建築及結構、水電圖間之介面整合,主要施工圖繪製,如各層放樣平面圖、高程標示、磁磚分割、地下室安全支撐施工詳圖等均需詳實規劃。工地常用一個名詞叫「收拾 」(閩南語),表示工作有好的結果,工程項目介面間有好的交接或收尾。要達到好的品質,必然要注意到工作中各個細節、交角、接頭、均能有好的「收拾」,施工前注意規劃的工作始能提早發覺問題,事先謀求對策,避免任由工人小包施工,做了才發現問題,馬虎行事,隨便「收拾」,當然就得不到好的品質。
    2.施工中檢核-第一次就要做對做好
         營建施工尤其建築工地,項目很多,每天工地有不同小包在不同工作樓層及地點施工,工程人員必須依個人經管項目,每日巡查檢核,尤其第一天進入施工的新項目,必須有看樣的制度,一開始先做一小間或一流程,並與包頭充分溝通,施做的標準及細部「收拾」的方法等,一開始就要求及第一次就做好做對,是非常重要的,日後每日巡查發現缺失及時校正,也是維護品質均一的重要行動。另外如一開始即發現小包班底技術不佳,無法達到公司及工地品質要求時,需及時與包頭協商,限期改善,否則應有迅即採行撤換工人甚至小包的決心與行動,經驗告訴我們,姑息的結果,勉強讓其施工結束, 留下來的後果-驗收不過,修改的時間、費用支出,公司信譽的影響等結果-一定是得不償失的。
    3.優良小包篩選、評鑑與培養
         專業小包的良窳直接影響到工地的施工品質這是無庸置疑的,是以公司必須建立健全的小包評鑑制度,篩選好的小包,進而培養優良的小包為公司所用,以確保施工品質。
    4.公司施工經驗累積、傳承-列出工地品質管理的「一級管理項目」
         前面提及營造公司施工經驗的累積與傳承是很重要的,公司最好設計一些方法能有效的把曾經發生過的施工問題、解決方法傳承下來。且要列出公司經營工程業務中,最常且最容易發生的問題點,我們姑且稱之為「一級管理項目」要予以最高度的關注, 如建築工程中-地下室外壁防水、中間樁止水、風頭壁無雨庇窗緣、屋頂雨排水分布、屋頂防水施工、廁所地坪防水、地坪1:3 MT粉光、水電施工配合等,這些項目最會發生問題,且發生問題常會讓業者頭疼不已。
(四)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攸關公司能否創造利潤,且是永續經營的利基,尤其對營造業而言參加競標一切以「預算內最低價得標」的原則之下,低成本策略是營造業最主要的策略之一 ,當然要創造低成本非一僦可及的 ,也受甚多因數影響,一般營造業成本管理之重點如下:
    1.採購發包制度之建立
         配合電腦資訊化系統之推動,建立起公司採購發包小包、材料、機具等資料庫,由有經驗且忠誠度高之高階幹部負責,發包時除考慮價格外,對小包的專業能力必須一併考量,有時往往最低價格的小包並非最適任的選擇。
    2.成本預算編列
         每一專案工程執行之初應由專責部門編列工程執行預算,並建立期中隨時或定期稽核之制度,以確保成本之有效控制。
    3.合約管理
         合約分二大類,一為與業主之訂約,一為與小包之訂約,與業主要注意雙方權利義務的關係,合約文件圖說與投標時是否相符,此一訂約流程必須建立審核程序及表格化管理。與小包訂約文件宜建立資料庫,尤其對小包承包責任範圍、材料規格、工法之使用等均需有專人填列、審核,以免日後發生爭端紛擾 ,進而影響工地執行,及增加不必要之成本。
    4.物料管理及組工、.雜費之控制
         營建工地分散各地,物料不同於固定廠房或庫房內之管理,當然也較不易控制。重點在於施工前要有妥善的物料堆置保管及調運計劃,分由專人依職責或工作項目來負責控管,對物料進出需有一定程序與管制,並配合施工預算編制,定期核對工地實際用料與預算料單,並隨時藉工地查巡考評,杜絕材料浪費情形。另外對工地組工、雜工及雜費之使用能節約控制,也是成本控制之要項。
    5.創造成本優勢
         這一點對營造業而言是最難的,一般而言大家對一般性工程(特殊性工程除外),成本差異性不大,但誠如前面再三強調,偏偏營造業就有此「只比價格,不看其他優缺點的總價決標制」,同質性同級的一般綜合營造商要創造差異化策略並不容易,是以如何降低成本,創造低成本優勢變成為一般營造業努力達成的目標,雖然困難,但仍有一些方法可以去發展及創造。
(五)進度管理
         工期掌握可免遭罰款外,提早完工更是創造利潤的來源,進度管理的重點在於:
    1.施工前良好規劃
         良好的施工規劃仍然是掌握進度的重要項目。
    2.負責的工作團隊
         尤其工地主任擔負靈魂者角色,營建工程人員「早到工地,事前規劃協調,勤於巡查核對」是工地進度順利推展的不二法門,大型工地負責人更應具有領導專長,發揮工作同仁團隊合作精神,始可提前完成任務。
    3.公司的後勤支援
         採購發包、施工行政、小包估驗計價、財務會計、電腦資訊等作業系統的配合支援、也是工程進行順利的推手。
    4.業主的支持與配合
         一個工程的進行,甲乙雙方的關係不能停留在以往那種近乎對立性、高低、猜忌的關係,進步的關係應為具有近乎互信、夥伴、尊重的關係,往往一個工程進行中,很多的問題會發生,均需業主在某種程度上與營造業共同來解決,業主的支持與配合絕對是對工程進度順利推展的一大助力。
    5.變更設計的處理
         施工中難免有些變更設計,尤其建築工地客戶變更案例,往往對進度安排,工人工作進行產生很大困擾,此時業主與設計單位,建築師等需協助營造廠解決,始可免於工期之延誤。
(六)安全管理
         我常提醒公司工作同仁,工地其他管理項目可以不要求一百分,但工地安全管理需以百分之一百為目標,尤其營造工地因工作條件及環境均較惡劣,是以安全尤應加以重視,其管理重點如下:
    1.工地環境維持清潔
    2.工地事務所維持整潔
    3.落實安全衛生管理工作
         尤其對於安衛之重點不可輕忽,諸如高空作業之工作架,腳路安排,各開口之防護,臨時欄杆之設置,臨時電設備維護等。
     4.特殊工作項目列管
         工地有一些比較特殊,但危險性較高的 工作項目,諸如:
         (1)高架模板作業及高架模板上方混 凝土澆注作業
         (2)地下室擋土安全支撐作業
         (3)挑高工作之裝修作業
         (4)鋼骨工程等之高空作業
         (5)高壓氣體,高感電設備,乙鈌等高危險性工作項目
         此等作業須予以列管,並由工務主管部門協助工地於施工規劃時即予特別關注,並及早規劃安全要求項目。
         安全工作的執行,主要建立在公司由上而下全體同仁的安全意識上,並以專業的知識,負責的態度據以執行始可確保並避免工安事故的發生。
(七)財務管理
         基本上營造業屬於較能發揮財務槓桿的一種行業,但也因為如此,很多經營不善發生財務困難而失敗的公司,究其原因也在於發揮了過大的財務槓桿,公司業務膨脹過快,整個公司管理能力無法同步提升,工地品質不佳,進度延宕,進而影響請款計價, 且逾期完工,驗收無法通過,尾款無法即時領取,終而導致週轉不靈,關廠倒閉的命運。另外需強調的是營造廠的財務管理有其特別與專業之處,舉凡小包發票的取得與管理,估驗計價的方式,履約保證金、押標金等籌措方式及與銀行融資管道,會計制度的建立,節稅的方法等,均為此行業不同於他行業的範疇,當然需找有經驗的財務會計人員,協助來推動良好的財務管理。公司負責人對此行業必須有的財務管理知識與正確的觀念也是不可或缺的。
(八)資訊管理
         數位化網路時代的來臨是二十一世紀的主流,傳統產業朝向電腦化並進而推動網路交易及電子商務當然也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的創新方式。惟誠如前面提及營造業具有非結構化,非固定生產線作業,每一工地變動性太多等因素,要推動全面電腦化有其困難度,尤其對於中小型業者而言,其投入與產出恐不成比例,且也往往非此等業者可以承擔的。這裡提供幾點管理原則供業者參考:
     (1)需依自己的能力訂出資訊電腦化的策略,大公司有較多的預算當然可以發展的較完整,中小型則僅能擇重點實施。      (2)公司工務行政管理發展較易,工地管理仍有很大的部分需配合現場管理,走動式管理及溝通協調等方式。      (3)不要寄望一次做整套的營建整合式電腦管理系統後,公司全面e化,即可高枕無憂,天下太平。枋間有很多所謂整合式電腦管理軟體,由投標估算到工地估驗計價,轉而印製相關收支傳票,結合財務會計系統,並可結合進度管理等,即所謂的營建業ERP,系統本身建置不難,但工地執行起來往往就不那麼單純,花費的人力、物力與達到的成效相比往往都有一段距離,成功的案例少,失敗的案例多。      (4)選容易上手,短期內「產出」可大於「投入」的項目先做,以建立信心與經驗-如會計帳務管理系統、數量計算軟體、資料庫建立(機具、材料、工料單價建立)、小包及合約資料管理等。

四、結語

         誠如前述,營造業不僅為非常專業且辛苦的行業,其經營管理也具有高度挑戰性。可是長久以來營造業的發展卻是以下的狀況:
     數十年來似乎進步緩慢,發展遲滯。
     公共工程品質始終無法大幅度提升。
     民間工程品質也是良莠不齊。
     營建從業人員專業不受重視,甚至職業也不受尊重。
     黑道圍標,白道綁標之產業現象長期無法有效改善。
     「偷工減料」成為一般民眾對此行業的刻板印象,也成為優良業者永遠心中的痛。
     不法份子製造及輸送不當利益的溫床。
     發生弊端及遭人糾舉率甚高的行業。
     近幾年景氣不佳,標場低價搶標,惡性競爭,業者面臨經營上空前未有的不良環境。
         同學同業間常常感慨叫屈,營造業從業人員在大專院校均為工學院內土木,建築系所畢業,與理工學院其他科系學生一樣,不乏很多優秀的人才,實在應該受到社會同樣的尊重與肯定。針對此行業長久以來不良發展的情況,當然原因很多,各界也已經有很多的討論,在此不另贅述。不過欲振興營造業,除了業界自己的努力外,我認為政府的作為是責無旁貸的,且台灣未來可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我們期待政府有新的作為:
     掃除黑金必可斬斷黑道圍標,白道綁標的源頭。
     對業者以輔導代替管制,興利代替除弊,從管理觀念上改變,訂定長遠發展計劃,從實質面振興營造業。
     多尊重專業人士,匯集民間專業人士力量共同提升營建工程品質。
     破除疊床架屋式政府營建管理組織架構,以企業組織再造方式,重新檢討營建管理組織機構。
     徹底改革各級政府僵化、刻板、繁瑣的營建管理方式,部分專業技術性的工作可授權民間專業人員及團體。建立有效率的專業管理模式。
     建立電子化,透明化的政府採購機制。
         營建工程品質良莠,係一個國家進步與否的指標,任何先進國家,不論是公共工程或民間工程其品質一定有相當的水準。台灣目前國民所得到達開發國家水準,近十年來電腦等高科技製造業更在世界建立了相當的實力,但我們營建工程品質卻相對落後,期待業者自身在經營管理上努力學習,設法提升自我競爭能力-即管理能力。也寄望政府能大刀闊斧,對疹下藥,徹底整頓並振興國內營建業,並能提供一個健全公平的產業競爭環境,讓業者可以發揮台灣特有的活力,共同來朔造優質的營建工程品質。當然社會各界對本業的多所關注與支持也是業界所盼望的,讓我們共同來努力。■

參考文獻

1.策略管理 司徒達賢著 遠流出版社 1996.9月。
2.Strategic Market Management David A. A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