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化管理』在營建產業應用的現況分析與未來方向

☆ 黃妙玲 ☆傅嘉偉 ☆☆陳擎文

摘要
         一營建工程進行全程的生命週期(life cycle)相當長,加上投入經費大,專業分工細且介面複雜,為求工程的推動執行,營建管理往往需與其參與成員做頻繁的資訊交換傳遞與溝通,所以營建e化管理在營建企業已是現今科技與必然的趨勢。藉本文的探討,希望大家能一起來建置營建企業『24小時–0距離』的即時電子e化管理系統,以提昇作業的效率及全盤性的生產力,並使國內營建產業邁向國際化,配合政府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以因應開放國內營建工程市場所面臨之衝擊與影響。

一、前言:

         營建業是一個龐大的產業,若從工程之營造為出發點,並向上、中、下游列舉,本產業除了業主,包含了營造廠商、專業小包、材料供應商、機械租賃業、試驗及檢驗單位、建設公司、建築師、土木技師、機電技師、結構技師、工程顧問、管理顧問、企劃公司、代銷公司、建築管理公司等。早期在這些工程團隊中,一般由建築師、營造廠、建設公司統籌其下各所屬的產業,並由建築師負責規劃設計、估價、發包、監工與監督管理全程。
         隨著時代專業制度化,專業營建管理公司乃在於工作團隊中導入了一個參與全程作業之專業性管理組織,負責由工程規劃開始至最後驗收營運為止的審查、溝通、協調等作業,並且代表業主與工程承包廠商、建築師及工程顧問公司協力作業,達成督促、協調工程之目的,為業主謀求最大的利益。
         故專業的營建管理(Construction Management)制度乃是以其所具設計、施工與管理之專業性知識和能力,在營建團隊中,負責協調和溝通整個工作流程,將工程可行性、規劃、發包、施工和工程運轉等各階段之管理工作有系統之整合,以達成縮短工期、降低成本及維持工程品質的目標。

二、國內營建管理現況缺失與分析

         目前我國營建業資訊化程度較國內其它主流產業明顯偏低;隨著近年來資訊科技的蓬勃發展,許多企業已經應用新資訊科技於流程中,使得其成本、品質、服務與速度獲得重大改善。由於營建管理團隊的參與成員眾多,作業流程數量繁重,全程從調查測量、規劃設計、結構分析、圖說繪製、發包訂約、施工檢驗、驗收、計價等…作業,每一個作業又環環相扣,管理團隊在處理作業流程與相關作業時,又應該如何地執行連貫整合呢?這是本文探討的方向。
         本研究室訪視幾位營建管理團隊,包含有建築師事務所、營造廠、施工現場與專業營建管理公司(由5∼70 個不等的工作人員組成),並從旁了解其同業間目前在管理的作業方式;以目前台灣營建業在管理資訊作業系統發展慨況:
(一)普遍使用的作業系統有:
     1.行政、文件、表格等辦公室文書作業系統。
     2.CAD輔助繪圖作業系統。
     3.估價軟體作業系統。
     4.工程進度日報表系統。
(二)資訊(電腦)作業使用平台的使用量概況:      1.單機作業:(各作業資訊系統獨立作業)
         (1)已成專業化制度,進而形成另一個子工作團隊。
         (2)使用量約佔業界75∼90 %。
         (3)設備系統購置需求:電腦基本裝置、各項作業系統與軟體作業系統操作人員訓練。
     2.區域網路作業:(連結同一工作團隊內部各作業資訊系統)
         (1)使用量約佔業界20∼30 %
         (2)系統設備購置需求:除電腦基本裝置與系統軟體操作人員訓練外,尚需約NT$18∼30萬不等的區域網路軟體系統開發。
     3.企業資源規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網路作業管理系統:(連結整合各工作團隊作業資訊系統)
         (1)使用量約佔業界:0~%(尚未訪視到,還在尋找中…)
         (2)系統設備購置需求:除電腦基本裝置與系統軟體操作人員訓練,ERP系統軟體購置約需在NT$150∼400萬不等。
         由以上的資料數據顯示連一個70多個組員的建築師事務所工作團隊,也還未使用電子化管理作業系統狀況,這表示目前台灣營建管理自動化普遍仍處於所謂辦公室自動化電腦作業階段,距離電子化管理顯然還有一大差距。
         再者以目前銷售於國內的營建電子化管理系統,似乎少有完全由國人自己研發出來的產品,大多屬於與國外技術合作的套裝軟體行銷於市面上,其產品價錢昂貴,此亦為營建企業與團隊在購置軟體無法負擔以至於營建管理無法普遍實施電子化的主要因素與困境。此外系統操作人員的素質,尤其工地現場仍停留於用紙筆記錄工作日報表的狀況,人員於資訊軟體操作知識普遍不足亦為一大因素。
         是以目前國內營建產業之管理作業流程仍停留在傳統的人工或電子郵件收發資料資訊,再重新以電腦作業方式輸入製作整合資訊建立資料庫。這種繼承傳統的管理作業方式會造成工程各單位、各團隊各行其事,導致資訊重複建置,而且往往因為人為可能的疏失,造成資料的不正確及作業成本增加等問題,尤其是各團隊單位重覆性地輸入相同資料或建置資訊,除了造成不必要的時間浪費,並易造成資料輸入者表面公式化與機械化之職責疏怠,增加發生錯誤之機會,降低效率,進而引響工程品質及導致日後維修之困難與造成糾紛之可能性。

三、電子化資訊技術應用於營建產業所遇到的問題

         營造業之特性有別於其他產業,營建產業參與團隊的合作,有下述幾項複雜特性與基本問題:
(一)個別化的設計與基地需求
     1.無固定施工位址,需求不明確
     2.無法大量制式化生產
     3.材料構件需配合現場施工的狀況
(二)各專業團隊間合作關係複雜
     1.參與分子複雜,利益糾紛眾多
     2.工期長,進度品質管控不易
(三)資料交換量大、種類多
     1.材料、構件與作業方式缺乏標準化、系統化
     2.品質無法即時評估、監控
         諸如上述各種問題,營建產業在材料、機具、人工…管理團隊間目前仍沒有統一規格及標準化作業,這將導致在引進電子資訊管理技術時,因為沒有標準化的介面,而造成系統開發時的困難。
         生產管理資訊系統必須與電子資料管理系統做整合,這個系統技術包括資料庫、群組軟體、決策支援系統等,並整合生產資訊及商業交易資料,這除了可促進企業間商務交易的電子化快速連結各部門與工作團隊的合作關係。尤其利用網路及資訊技術可將上、下游資料庫與作業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運用系統分析運算技術,檢核資料的正確度, 降低資料庫輸入的錯誤與職責怠忽,同時減少了資料輸入的次數,加速資訊的傳遞,應用電子資料管理之技術,以達到降低作業成本、增加效率的效果。
         高科技產業與其他產業能蓬勃發展的主要原因,除了持續的研發創新之外,在於產業間建立了系統化的良好基礎,並能清楚界定出產業相關的系統準則、品質標準與介面關係,這些因素使該產業能有效結合上、中、下游及其他相關產業在相同的基礎平台上共同發展,並得以突破時空限制,擴大產品或組件的相容性、流通性與市場規模。
         所以營建管理作業,如何運用資訊系統技術及整合電子作業與子系統的資料交換原理來整合各工作團隊的作業系統及營建產業間的資訊,達到營建管理之目標,值得我們來探討與研究。

四、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在營建產業電子化的建設與推展

         鑒於營建管理電子化必然驅勢與符合國際化的潮流,目前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正全力推動『營建電子化』,提供共通基礎性網路資料庫建設,包括有:營建物價、材料規範、基本圖整合中心、電子採購、文件範本、表格、施工綱要等規範,並配合國內各類工程所常用的規範內容編訂「公共工程施工綱要規範及編碼作業」,以綱要編碼作為檢討基準,使其符合國際市場及國內工程使用。
         綱要編碼係以營建工程做一有系統的分類及編碼﹐其主要目的在於建立工程規範之分類及系統標準化﹐並可配合其他編碼﹐運用於發包文件歸檔、工程預算編列及單價分析等之使用﹐使資料之共通及取用更經濟而有效率。由此綱要編碼的統一與標準化,在營建電子化系統的開發同時,並可作為系統設計準則與各部門作業的標準化介面關係。
         一個專案工程所涵蓋的資料極為複雜,包括工作項目、人工、材料、機具等等,其資料間的聯結、傳遞、計算已無法憑藉傳統經驗或人力管理等方式處理,唯有借助電腦方能有效率地處理如此龐大的資料。在工程生命週期開始,透過合約來規定所有相關工程作業的標準,有系統的編碼架構,藉助電腦的分析,將有助於各項目之篩選、查詢,並可彙總計算其累計分析值,達到管理控制上的效益,以便於電腦系統之聯結及分析,並依據這些標準來建置、交換、保存資料,建立一個資訊無障礙的共同環境。

五、致遠營管系在推動『營建管理電子化』的現況

         筆者黃妙玲係曾經在建築師事務所工作過又回學校進修,目前是致遠管理學院營建管理系之在學學生。看著在資訊技術的發展下,營建管理作業從過去到現在,還是處於繁雜的作業方式。國內『營建管理電子化』提倡多年,但於民間企業卻一直停留於“萌芽”階段。有鑑於此;本系多位學生在系主任∼陳擎文博士與多位任課老師帶領下,著手研究探討目前國內營建管理發展狀況與營建相關營建管理資訊系統之開發。本系兩位同學並榮獲國科會補助大專學生參與專題研究計劃,題目分別為:『XML& ASP 技術在營建工地資料庫系統之應用』與『以ASP 與 XML整合運用於企業採購之研究』,兩計劃目前皆正在研究執行中。
         網頁的製作從靜態的檔案到動態的展現,在近年來電子商務風起而熱潮不斷的情況下,網路應用系統的開發除了要求動態、穩定與執行效能之外,與資料庫的結合更是不可或缺。ASP(Active Server Pages)是為Microsoft一套Server端的指令(Script)環境產品,他利用了特殊的符號(<%和%>)來區分HTML與必須經過Server解釋才送往前端指令,如此組合成一個動態又能存取後端資料庫的網頁呈現。換句話說ASP允許我們在標準的HTML中嵌入Scrip,並可使用系統所提供的元件來建立動態網頁,藉由Scrip指令的撰寫可以組織商業邏輯的應用程式,例如:資料庫查詢、檔案的輸出與輸入、工作流程等;所以ASP除了可以用來建立動態網頁,並且可以應用程式的技術來結合伺服器端指令、HTML網頁及COM元件建立互動式的Web網頁,建構功能強大的資料庫系統。本等研究以ASP資訊整合分享與流程再造角度之觀念與手法規劃建構,期望供業者將來實際建立營建電子化管理系統之依據。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HTML單一資料描述的格式已無法滿足許多應用的需求,因而使得具有簡單、標準、可擴展性優點的XML漸漸被廣泛採用。其可無限擴充的特性以及結構化的表示方法,加上其具有電子文件交換(EDI)的特性,及可快速與網際網路結合的優點,因此本研究提出以XML作為系統開發過程中的核心技術,並將系統營運流程的概念透過XML的方式表達。

六、結語

         今由公共工程委員會提供了共通基礎性網路資料庫建設,運用其『技術整合』系統平台帶動營建產業的現代化,為營建管理電子化作業系統建置了標準化介面,值得業界大家共同推動執行。如何使營建產業能有效結合上、中、下游及其他相關產業在統一的基礎平台上共同發展,來突破時空限制,擴大產品或系統的相容性、流通性與市場規模。期能大家一起來快速建置營建企業『24小時–0距離』的即時電子e化管理系統,以提昇作業的效率及全盤性的生產力。並使國內營建產業邁向國際化,配合政府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及公共工程自由化、國際化之趨勢,加速研擬產業相關策略,以因應開放國內營建工程市場所面臨之衝擊與影響。■

參考文獻

1.林皇錦,「專業營建管理流程再造-ASP之規劃與建置」,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碩士論文,民國88年。
2.李勁,「ASP資料庫程式設計」,文魁,民國89年9月。
3.劉福勳博士,「營建管理概論」,詹士書局,民國88年。
4.曾惠斌教授,林威延,營建業電子商務之契機,2000年土木日營建工程專案管理研討會,民國89年11月。
5.內政部公共工程委員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