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企業營建管理制度之內涵與特色(一)

☆ 洪明瑞
☆☆ 劉彥忠 ☆☆☆ 周志明 ☆☆☆☆ 林英傑


摘要
         台塑營建管理制度與相關管控作業,在規劃設計、招標發包、施工驗收以及營運維護等各工程週期,多年來承襲了企業追求經營管理合理化的理念以及追根究底、檢討改進以致於止於至善的精神,已發展出一套相當完善、務實且嚴謹的管理模式;尤其在行政作業網路化、招標作業公開化、資材管理物流化、商情資訊系統化、規範標準詳實化以及異常反應稽摧化等方面,向來更為工程主辦機關、民間業者以及施工廠商等所稱許與效尤。有鑑於此,本文針對台塑企業營建管理制度之實質內涵與要點,及其推行於工程建設之實質效益以及可能面臨之相關問題等作一簡要之剖析;值此國內營建業景氣低迷與公共工程推案萎縮之際,本文之提出,或許能為國內營建產業之經營、廠商之轉型以及工程主辦機關管理型態之改造,提供一實質之借鏡與參考。

一、前言

         台塑專業營建部門自成立以來,舉凡企業內各類廠房、醫院、校舍、辦公大樓、工業區以及港區等之興建、擴建以及維護修繕等;營建部在規劃設計與監造等階段,均秉持著工兵部隊開疆闢土、打第一仗、立第一功的精神,為台塑企業之永續經營與版圖之拓展,立下無數汗馬功勞。尤其六輕麥寮工商綜合港之填海造地(Hydraulic Fill)工程,在極端惡劣的天候環境下與海爭地,短短幾年間即蒼海變桑田,發電廠、煉油廠、輕油裂解廠、晶圓廠、汽電廠、重工機械廠以及油品儲存槽等工程陸續完工營運;期間,工程之艱鉅、品保之確實以及進度管理之效率,更為國內營建工程史上寫下最為璀璨與輝煌的一頁。
         台塑營建部之成立有其獨特的企業需求與文化背景,相較於國內其他產業,甚少有類似的專責部門職司營建業務。多年來,台塑營建部之管理型態,亦自然承襲了企業內追求「合理化管理(Rationalized Management)」的理念以及「追根究底」、不斷「檢討改進」以達「止於至善」的精神;無論在工程行政、招標作業、資材請購、商情資訊、圖說規範、異常反應以及驗收標準等各方面,均已發展出相當完善、務實且嚴謹的管理機制。
         凡承做過台塑企業相關工程之廠商或顧問公司,大部分對於台塑各類工程上所採取的管理作為,莫不想一窺究竟或加以效尤。有鑑於此,本文針對台塑企業之管理精神、營建管理制度之實質內涵以及引用於廠商或工程主辦機關之可行性、實質效益與相關問題等作一簡要之剖析;值此國內營建業景氣低迷與公共工程推案萎縮之際,希望本文之提出能為國內營建產業之經營、廠商之轉型以及工程主辦機關管理型態之改造,提供一實質之借鏡與參考。

二、淺談台塑企業之管理

(一)台塑企業之管理精神
         台塑企業自民國43年創立台灣塑膠公司以來年,至今已有48年的歷史,從早先生產石化原料起家,進而從事塑膠加工、纖維與紡織,目前更涉足汽電、機械、汽車、電子材料、生物科技、海陸運輸、醫療以及教育等事業。經營地點遍及台灣、美國、大陸、香港、越南、印尼等地,截至2001年底,擁有生產事業包括台塑、南亞、台化和台塑石化等國內51家關係企業,海外投資事業36家,醫療及教育公益事業4家;員工總人數超過70,000人,資本額100億美元,資產總值406億美元,營業總額168億美元,是目前台灣最大的民營企業[1-2]。
         回顧台塑企業之創業過程與發展,無異於台灣脫離日本統治並回歸祖國的一部歷史縮影;從舉步維艱與一無所有開始,歷盡胼手胝足、蓽路藍縷的滄桑歲月,終致建立龐大且多元化經營的台塑王國,長期以來更是社會穩定與國家經濟發展之中流抵柱。此不禁令人讚嘆與好奇,台塑經營的管理之道與成功的法門究竟何在?何以能在一波波的外在挑戰、衝擊與惡劣環境中,一再地成長、茁壯並締造令人稱羨的經濟奇蹟?
         台塑王國「務本」的管理哲學中、外聞名,日本企管學者更以「經營之神」的美譽來形容董事長王永慶先生;因此,欲藉此短短的篇幅來剖析台塑企業之管理精神,恐將有罄竹難書之感。今為免有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之憾,讀者不妨參考王董事長夤夜不歇與嘔心瀝血之作,包括「談經營管理」、「走出自己的路」、「王永慶談中國式管理」、「生根、深耕」、「王永慶把脈台灣」、「台灣願景」、「台灣社會改造理念(上)、(下)」以及「王永慶談話集」等;其內容即忠實地記錄著台塑「勤勞樸實」、「一步一腳印」的奮鬥過程以及「追根究底」與「止於至善」的管理精神。此外,字裡行間更能讓人深深體會到王董事長無欲則剛、大是大非且一針見血的時政批判以及對整個國家、社會無盡的關懷與憂心憂國的情懷。以目前台塑集團所直接照顧的員工、眷屬以及醫療體系、教育、社福等各層面長期以來對台灣社會的深遠影響;相對於自稱為「台灣之子」的我們,以及那些擾嚷不休的政黨、民代與唯利是圖的政客而言,以「近代台灣之父」來定位王董事長自台灣光復以來,長期對社會穩定與經濟成長的偉大貢獻與影響力,應是再貼切不過的形容。
         以下摘錄「世界經理人文摘」[1]採訪王董事長之談話內容,為本單元作一詮釋,或可進一步窺探台塑企業管理的精髓與堂奧之所在。
問一:企業不論是進行多角化經營,還是全球化拓展,給人的感覺都是鋪大攤子,十有八、九會使成本急劇上升,而台塑集團卻在多角化和全球化經營過程中,成功地控制甚至降低了成本,其中成功的關鍵是什麼呢?
答一:企業存在的基本意義,在於能夠創造合理的利潤,同時進一步對社會做出良好貢獻的雙重目標。因此,經營企業的根本要務,即是須盡一切所能以謀求降低成本並提供價廉物美的產品。台塑企業基於此一深切體認,自從1957年台塑公司正式營運以來,可說是無一時刻不以如何降低生產成本為念,並且殫精竭力以赴。此即台塑企業雖立足於毫無天然資源,一切原料須仰賴進口且本地市場又狹小,絕大部份產品須致力拓展外銷的台灣,在萬般條件皆不利於經營的處境中,卻能夠將主要產品的生產規模,擴充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之地位的關鍵所在。
        要達成如此成效,唯有針對企業經營上所涉及的各個環節,點點滴滴地追求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並且以「止於至善」做為終極目標,持續不斷地勉力以赴,設法杜絕所有可能存在的浪費及缺失,並謀求將一切事物做到最為精簡的程度。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實踐與貫徹,上述種種作為,實際已成為台塑企業在經營上的一種慣性(Inertia)。所以,無論是在任何地方投資經營,都會自然而然全面性地展開成本控制的努力,以確保應有之經營績效。也因此,我們才能夠相當成功的避開因為成本虛增所帶來的經營危機。
問二:從台塑集團的發展歷史,上下游垂直整合策略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在垂直整合過程中,台塑集團雖然也採取策略聯盟或加盟的方式,例如跟油品渠道的下游廠商及加油站簽約,但是基本的垂直整合方式還是台塑集團自己投資開發和生產產品。根據台塑集團的經驗,您認為應該根據哪些主要因素,對這兩種垂直整合的方式進行選擇?
答二:規劃產業垂直整合,和經營企業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應該是沒有什麼明顯的差異。甚至廣義的說,其實產業垂直整合也是企業經營的一環,企業為了求得永續發展,必須致力於奠定深厚堅實、可久可長的經營基礎。為了達成此一目標,除了本身企業經營體質的強化之外,也要設法和可能影響企業經營成效的關聯產業作密切的結合,以期相互支應,發揮最大的營運效益。
         針對此一課題,思考的重點應該是如何在自我實力可以充分發揮的前提下,也能兼顧業界力量的結合,致力謀求達成分工合作、共存共榮的整體性發展目標。如果其他業者具有專精的經驗以及良好經營實績,當然是以採行和其他業者合作之方式來建構產業垂直整合做為優先的考量。反之,若是並無其他具備此等條件的業者可以合作,那麼就只好由台塑企業自行來規劃,進行垂直整合的工作。
         至於油品的銷售,雖然是以和下游廠商及加油站簽約加盟的方式進行,但是我們也自行設立少數幾個直營的加油站。其目的,一方面是希望將台塑企業所具有的管理經驗,有效運用在其營運作業之上,並將成果分享給所有的加盟者,共同提升其經營績效。另一方面,經由直營加油站的運作,也可以讓我們充分掌握作業之實務,有利於進行種種必要的檢討與改善,幫助所有加油站在營運作業上不斷地進步。總之,無論實際是採行何種方式建構產業垂直整合體系,基本的考量都是以最佳經營績效的追求。
問三:台塑集團現在臺灣、美國、中國大陸和印尼都設有工廠,台塑的全球化佈局對成本控制提出了什麼挑戰?台塑又是如何應對的?
答三:持續不斷地謀求成本合理化,已成為台塑企業經營上的一種行為慣性,無論到任何地區投資設廠,對於成本都會自然地展開嚴密的預算(Budget)控制。長期以來,台塑企業已經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及相關之作業規範(Specification And Standard),可以確保所有作業都能在正軌上運作,發揮良好功能。另一方面,拜現代資訊科技發達之賜,我們可隨時隨地掌握各地工廠的經營動態,並作相互比對,縱使偶有異常情況發生,也都能夠即時發覺並設法排除,避免事態之擴大與資源的浪費,此亦是成本有效控制的一環。
問四:您的女兒王瑞瑜女士在台塑領導400多位專業稽核和資訊管理的人員,對台塑集團內三大製造業公司台塑、南亞、台化的340個單位及1,100個成本中心進行規劃和管理,能夠做到一至兩日內結算清楚所有帳目。我們想向她請教:她採取了哪些關鍵措施,實現了這麼高的效率?這些措施是否也在海外的公司實施,有否遇到挑戰以及如何應對?
答四:台塑企業各項管理已經做到全面性的電腦化(Computerization)且完全納入線上(On-Line)作業,不但在次月一日就可作出上個月的帳目結算,甚至可隨時辦理結算。台塑企業的規模並不算小,要達成以上之經營目標,實際並非容易。這當中,必須持之以恆並貫徹台塑企業向來十分重視及強調的「勤勞樸實」精神,凡事一點一滴地追求合理化,沒有達到止於至善的境界絕不停止。循此日積月累的結果,終能促使各項管理作業都達於制度化或標準化的要求,為一切事務的運作鋪陳一順暢的軌道,效率及績效便由此而生。
         另外一方面,在徹底追求合理化的過程中,才能夠逐漸掌握事物的道理,由通曉事理進而知人善任,做到適才適所,使人員的潛能得以充分發揮,做好各項管理工作。所謂人同此心,我們相信,人只要是在合理的環境中,給予適當的工作安排,一般都是可以發揮才能,而且願意盡心盡力以赴。準此以觀,實際並不存在所謂國內與海外的差異,可以一體適用。
(二)台塑企業之管理組織
         台塑企業為建立一完善制度作為企業經營之準繩,同時藉由不斷檢討改善,以謀求經營管理合理化,達成提高企業經營績效之目的,長期以來極相當重視管理幕僚機能之強化。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公司,不論規模大小皆有其制度存在,然制度設定時有無經過深入檢討,能否符合實際需要,實施以後有無再行研議是否有窒礙難行之處,並即予改善修訂;另一方面,執行人員有無充分發揮應有之工作機能,能否主動發掘並反應異常,俾據以改善等,方是管理機能可否發揮的關鍵所在。凡此種種,均需有相當專精之幕僚人員負責推動,始能獲致良好效果並竟其全功。
         總經理室針對各項管理機能之需要,再分設有生管一組、生管二組、生管三組、營業管理組、資材管理組、資材審核組、工程管理組、工程營建審核組、工程機電審核組、財務管理組、人事管理組、專案改善組、土地組、辦公室自動化組、電腦處及公共關係組等。其設立即針對各事業部之經營,訂定相關管理制度與標準,將各項事務導入軌道與準則中運作,同時將經營管理中之各項機能,如營業管理、生產管理、資材管理、人事管理、工程管理及財務管理等全盤規劃納入電腦處理,達成全面電腦化管理(Computerized Management);促使各項管理事務形成一整體系統並相互關聯,各相關資料與數據均於一次輸入之後,即作多層次的傳輸與應用,在每一項管理電腦作業內充分發揮相互勾稽、統計分析(Statistics Analysis)、異常反應及跟催的管理機能。最終並彙集至財務會計系統,進而編製成各種財務及經營管理報表,忠實地反應出實際經營狀況,以利各部門分析並檢討經營得失,並擬定未來經營方針和拓展業務之參考,提高經營效率。
         總經理室之主要機能,除制定各項管理制度並規劃推動各項管理電腦化外,另一個主要機能,則是對各項管理作業執行情形進行不斷的稽核(Inspect And Audit)。對台塑企業而言,稽核不單只對各事業單位作消極性之檢查,稽核最終之目的乃在於發掘問題,進而針對各項問題研擬改善方案,再經與事業執行單位彼此共同檢討,交付執行之後並作定期跟催,確保改善方案之實施,同時瞭解有無修訂之處,直到「止於至善」為止;換言之,稽核實際上乃是積極參與改善實務,而非僅是問題之提出而已。由於總經理室成員之工作必須身臨實地,針對問題作深入的剖析,所以在從事稽核改善之同時,亦能充分達到訓練人才之作用。實際上,在總經理室工作一段相當時間以後,即可派至各事業部單位從事幕僚工作,事業單位亦可輪調其所屬人員至總經理室接受幕僚訓練,如此的人員交流養成方式,對管理水準之提高已經發揮了相當令人滿意之功效。
(三)台塑企業之合理化管理
         台塑企業管理的中心思想,一言以畢之,即在於「管理合理化」永無止休的追求過程。管理合理化對於企業的營運而言,就如同是鋪設有系統且順暢的軌道,促使企業各項事務工作,都能在既定的準繩上順利運行,並且產生預期的效能。因此,它可謂是一項紮根且基礎的建設工作,攸關企業的發展前途至鉅,此端賴經營者能不能長期持續致力於此,殫精竭智為建立企業可長可久的堅實基礎而永不懈怠。
         對於企業而言,謀求管理合理化的基本意義,即在於維持「人」與「事」的精簡。任何組織體如果違反了精簡的原則,都有可能導致效率低落的後果,人員的工作潛力無法正常發揮,事務的處理也容易陷於混雜,兩者交相作用的結果,人員的工作意志即可能逐漸消極、退化,事務處理在混雜當中也將因而滋生弊端。企業的人與事必須維持精簡,就好像人體應該避免肥胖臃腫,才能確保健康及靈活一樣的道理。人體要避免肥胖臃腫,必須有適度的運動及鍛鍊,企業要保持健康而靈活的體質,也唯有經由人與事的精簡才能達成。
         為推動管理合理化的經營理念,企業在制訂完成一套規章或辦法之後,還要促成有效的實施與落實;除了必須透過日常的工作訓練(On-The-Job Training),促使有關人員充分瞭解並妥善配合之外,在實施以後,也必須針對執行上有所窒礙難行之處加以檢討改善,並且配合客觀條件之變化,或者主觀要求層次的變動或提升,而作必要之修正。就企業經營而言,管理合理化乃是創造企業營運績效的根源,而利潤則是營運績效的成果之一。換言之,管理合理化是「因」,而利潤則是「果」,何者重要不言可喻。然而,利潤是一有形的實體,而經由管理合理化以強化獲利潛能的過程,卻沒有具體的行跡可循,而且必須長期持續追求才能見效,所以往往導致企業在經營上雖然重視利潤的追求,卻忽略合理化的工作。恰似一心一意只想著收穫,卻忘了耕耘,其結果必定因噎廢食而如同緣木求魚一般,終不可得。
         企業經營管理所牽涉的內部人事問題經緯萬端,加上外在客觀環境之迅速變動,必須妥善調適與因應,才能穩定經營根基;而在台塑企業數十年的經營發展與管理合理化的追求過程中,「止於至善」的終極目標,正扮演著促使員工戮力以赴以及永不停歇的的源源動力。換言之,企業經營管理合理化的工作,必須永無休止的苦心耕耘,才能精益求精、日新又新,達到「止於至善」的境界;此如同知識的吸收與經驗的累積越追求越感不足,工作越加勤奮努力越覺做得不完善的道理一樣。此外,若只重浮華不實的理論而無實務上的體認與實踐,即不知自我的認真程度不足與真正發掘問題之根源,自然無法對症下藥並謀求改善良方以突破現狀,進而求得創新及永續發展的契機。

三、台塑營建部之編制與職掌

         由於台塑企業體系龐大且遍及海內、外,有關營建業務之編制與職掌,為求事權統一與專業化等要求;同時配合企業之拓展以及現有廠區(或公司)在營運維護上等需求,主要之職掌可區分為新建工程之規劃、設計與監造以及既有建物與廠房等維護與修繕工程之設計與監造等兩大類型。大體上而言,各類廠房、醫院、校舍、辦公大樓、工業區以及港區等之興建與擴建,主要由營建部統籌辦理規劃、設計與監造(較複雜、特殊或規模較大之工程則委外辦理規劃設計);零星或一般性之修繕工程,則可分別由各公司之工務部門辦理。
         圖一所示為目前台塑營建業務之分工概況與職掌。其中,營建部隸屬於總管理處,統籌辦理台塑各事業體(公司、醫院、學校、廠區以及生產線等)之新建與大型之營建工程。工務部門隸屬於幾個較大之公司,負責相關廠區之一般性修繕或較小工程之興建。工程管理組、工程營建審核組則隸屬於總管處下之總經理室,為一專業管理幕僚單位;除訂定相關管理制度與標準,將各項事務導入軌道與準則中運作外,同時將管理中之各項機能,如資材管理、人事管理、工程管理及財務管理等全盤納入電腦處理並對各項管理作業執行情形進行不斷的稽核。表一所示為營建業務在台塑企業發展過程中,因時代背景與企業擴展等需求,營建組織與名稱之更迭情形,圖二則為目前營建部之編制與職掌。
         經由以上之簡要描述,不難得知營建業務在台塑企業中有專業專職負責以及集中管理的設計,亦有充分授權且因地制宜的彈性作法。換言之,有職司新建或擴建案評估、規劃設計與監造之專業部門(總管理處營建部),有負責一般與零星修繕、維護之工務單位(各公司或廠區之工務部門),有統籌管理與稽核之幕僚機制(總管理處總經理室),彼此分工各司其職。此外,加以招標發包(台塑發包中心)、建材請購(總管理處採購部)等作業之專責化與全面電腦化管理作業,形成一效率高、管控嚴且品質佳之營建生態。



圖二 台塑營建部之組織、編制與職掌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