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趨向與營建材料未來發展之介紹(一)

□洪明瑞/明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系
□黃然、陳建宏/國立海洋大學材料工程研究所
□蘇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

摘要
         隨著地球資源之日匱乏與人類環保意識之覺醒,以及社會大眾對於提高居住環境與生活品質之迫切需求,再加以材料科學之日新月異,營建材料之發展已由傳統之「安全、舒適、美觀」,演化至「環保、生態(Ecology)、永續」,以及最近的「健康」之新主張。綠色環保建材之觀念與應用,在歐、美、日等國家已行之有年,然台灣地區則尚屬萌芽階段,亟待產、官、學、研等各界積極的投入與配合,針對有關的法規、設備、材料、工法以及教育推廣等各方面,進行有系統的規劃、研發與整合,方能建構一「安全、舒適、美觀、環保、生態、永續、健康」的生活環境。有鑒於此,本文從環保的角度,針對國內、外綠色環保建材之效能、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進行簡要的介紹;同時針對「主動型健康綠建材」的機制、效益與應用,進行扼要的剖析,期能作為土木建築與室內裝修工程人員等之參考,共為國內綠色環保建材之發展略盡棉薄之力。

一、前言

        若從生命週期(Life cycle)的角度,建築工程包括規劃設計、施工、使用、維護、拆除及再生利用等過程,由於其作業型態複雜且影響層面廣泛,可謂係一種高耗能、高環境負荷、不利生態平衡且對於長時間活動期間者影響最為深遠的產業之一。人類從事工程建設的過程,無可避免地將耗用大量的水泥、骨材、石材、面材、木材、鋼鐵、玻璃以及塑膠等各種建築材料,進而造成地球資源的日益短缺與生態環境之衝擊。此外,各種建築與裝修材料,在原料採取、產品製造、使用期間以及再生利用的循環過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CO2)等氣體對地球環境的負荷,以及逸散在空氣中的甲醛(Formaldehyde,簡稱HCHO)或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簡稱VOCs)等對人體的健康,將進一步造成潛在的危害。
        人類在空間中的分佈與生活型態,雖視其地理區位、環境氣候、生活型態以及產業活動等而有所不同,但現代人對於室內空間的依賴,則有日漸增加的趨勢。依人類日常作息的慣性,每人每天在不同的建築室內空間活動之時間比例,基本上將會超過90%[1],顯見室內環境品質對人類生活與健康之重要性。而各種建築物的室內空間,主要則由營建材料(混凝土、鋼材或磚瓦等)與裝修建材(瓷磚、石材、地磚、油漆、壁紙或地毯等)等所包覆而成,由此可見兩者間之關係不言可喻。換言之,人類所必須長期曝露的室內環境,各種營建材料與裝修建材等之使用得當與否,將為影響其生活品質與人體健康之主要關鍵所在。
        近年來,根據諸多實測資料顯示,國內部分建材確實為室內環境污染之來源。其中,易致癌物質(Carcinogens)甲醛之濃度,甚至已達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建議值(0.08ppm基準值)的數倍之譜[1]。此不禁令人詫異與驚愕,原本為人安身立命所在之「居家」,可能已因營建材料(幅射鋼筋)或裝修建材使用不當(石棉、有害事業廢棄物、放射線、鹵化物、蒙特婁公約管制化學品等),悄然地在日常生活中影響人體之健康;長期以往,更可能成為罹患慢性疾病甚或致癌之溫床。近年來醫學上發現,「室內化學物質過敏症(Sickhouse或Multiple chemical sensitivity,簡稱MCS)」、「建築物綜合症或病態大樓症候群(Sick building syndrome,簡稱SBS)」以及「建築物關聯症(Building-related illness,簡稱BRI)」的問題有日益嚴重的趨勢,即為環境中存在過量的生物污染物或化學污染物(如VOCs)所致[2]。因此,身為地球雕塑與空間營造的土木建築、室內設計與景觀等工程人員,對於如何善用綠色環保建材以創造健康的生活空間,實已成為現代化工程人員必須強化之專業智能與應審慎面對之課題。

二、環境問題與環保議題之演進

(一)當前之環境問題
        由於人類對地球資源過度的開發與不當之利用,致使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不斷地加遽,進而造成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南北極冰層融化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都市熱島效應(Heatisland effect)以及聖嬰 (Christmas child)氣候異常等現象不斷地發生。此外,隨著科技的進步及經濟活動的蓬勃發展,人類生活型態更朝向大量製造、大量消費以及大量廢棄的方式;迫使大自然環境受體遠超過其負荷而漸失自我淨化的能力(Self-cleaning),進而衍生臭氧層 (Ozonosphere)破洞加大、酸雨 (Acid rain)、湖泊優養化 (Eutrophication)及生態平衡之破壞等環境污染問題。
        近一、二十年來,人類對於土地與自然環境利用之密度與擴張速度,究竟有多快速呢?此或許可由2003年於舊金山召開的全美地球物理協會秋季會議中,一項有關世界都市成長的研究報告中窺見端倪,該報告係由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簡稱NASA)委由波士頓大學Annemarie Schneider(2003)研究員所主持的研究計畫,藉由衛星影像,觀察1990至2000年間共約30個左右中型都市(指人口介於一百萬至五百萬之間)之成長狀況,如美國波士頓、加拿大溫哥華、波蘭華沙、西班牙馬德里、埃及亞歷山大、南非約翰尼斯堡以及中國大陸的成都、瀋陽、杭州等幾個都會區。其主要係利用高解析度與中解析度衛星資料、夜間市區亮度資料以及人口密度資料等方式,完整地建構並呈現十年間都市的成長情形。
        以中國大陸四川省成都為例,圖一(a)為其1990年7月、圖一(b)則為2000年7月的都市區域,綠色代表植被,藍色為水體,已開發建造的土地則利用紫色表示。圖一(c)則進一步顯示了成都十年間的開發趨勢與範圍,黃色為1990年的都市發長展狀況,而橘色則代表至2000年時十年間新增的都市區域[3];兩相比對下,對於一座千年古都而言,短短十年間的擴張範圍與速度,竟等同於千年的歲月。此外,圖二係取自NASA網站Visible Earth中的資料,由DMSP(Defen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program)人造衛星實測合成的地球都市夜間景觀[4],顯示違反生態的人類夜生活,使地球夜空有如閃爍銀河般的明亮,亦是人類對於土地與自然環境過度開發與使用之明證。
        當地球資源被過度開發與使用後,伴隨而來的便是各種環保與污染問題,迫使我們生活在垃圾的時代。德國行動派藝術家Ha Schult(1996)在其「垃圾人計畫」的創作理念中表示,考古學家從失落的古老社會所遺留的「垃圾」中,找尋當時社會的生活方式;同樣地,目前我們生活中所產生的各樣垃圾,都是後人描繪我們這個時代文明的依據,換言之,「垃圾人就是我們自己的形象」。Ha Schult利用電腦零件、廢金屬、瓶子、可口可樂罐等所有您能想像的瓶瓶罐罐以及大量的科技工業廢棄物,充填出約一千座180公分的垃圾人(Trash people)雕塑(如圖三),在德國郵政集團旗下的DHL與Danzas國際快遞及運輸公司的贊助下,從1996年起迄今,運往世界各大景點展出,從德國的羅馬露天圓形劇場開始,一路長征到巴黎的新凱旋門、莫斯科的紅場、中國大陸的長城(如圖四)、埃及的吉薩金字塔(如圖五)、瑞士的馬特洪峰前(如圖六)等,未來還將陸續到澳大利亞的艾莉斯岩、里約熱內盧以及南極洲的冰山展出,甚至已經有一個小垃圾人隨著一位德國太空人進入太空梭中[5]。
        當我們覺得「垃圾人計畫」的創意新奇有趣之餘,作品的背後似乎要人們正視美麗外殼的偽裝下,真實與醜陋的一面以及所蘊藏的嚴肅環保課題,我們是否該為工業文明所帶來的龐大垃圾量感到慚愧與怵目驚心呢?而我們正在為自己塑造什麼樣的形象呢?或許,「我們生活在垃圾的時代,不斷地製造垃圾,而我們也正在成為垃圾人」可作為一個無奈的詮釋。
(二)環保議題之演進
        人類環保觀念起源甚早,約在公元前 50世紀,考古學家由中國西安半坡遺址的發掘中即已發現,當時燒製陶器的柴窯已懂得熱煙上升的原理並利用煙囪進行排煙;公元前 30世紀的古印度時代,鍛燒青銅器之熔煉爐,亦早已使用高煙囪排煙。此外,公元前 23 世紀,中國河南淮陽平糧台的龍山文化時期,古城有陶質排水管道;公元前 23至20 世紀,古印度時代之信德、旁遮普以及哈拉巴等地的城市建有陰溝排水系統等,應可視為人類環保意識之濫觴。綜觀而言,人類環保意識的覺醒與環保議題的演進,主要可區分為西元前、一至十九世紀(1-1899年)、二十世紀(1900年起)以後等三大階段,除隨著時代的進化與社會經濟的發展之外,更與人類所面臨的災害與危難息息相關。由於發生之事件眾多,本文礙於篇幅,讀者可由相關的環保書籍或環保組織的網頁中略窺一二[6]。
        進入二十世紀以後,由於地球資源之日益匱乏以及環境污染的日益嚴重,各種環保課題正如雨後春筍般的被提出,尤其自1960年代以來,各種有關環境與能源保護之會議、公約、委員會、計畫、法令、研究案等陸續被推動,期能透過合作、管制或約束等手段,避免人類開發過程對環境造成過度的傷害,同時抑制環境品質持續惡化的問題,朝向逐年改善並還給地球一個生態、永續的生活空間,詳如表一之說明。至於,國際上較為重要的環保公約,依其目標、管制內容、對象以及對締約國的約束力,大致上可進一步將其分為「全面性的國際環境柔性規範」以及「議題性的國際環境硬性規範」兩大類,分別如表二及表三之說明。綜觀而言,人類環保意識的覺醒與環保議題的演進,雖早在18世紀即有相關的環保法令,如法國(1829)的「魚類保護法」、英國(1863)的「鹼業法」、美國(1864)的「煤煙法」以及德國生物學家E.H.海克爾(1834~1919)於1866年創立生態學概念等;但較能普遍獲得人類關注並感到憂心的課題,則約自1960年代以後方才開始。美國生物學家R.卡遜(1907~1964)於1962年出版「寂靜的春天」一書,提出原本應是蟲鳴鳥叫、百花開放且生機盎然的春天,何以寂靜的令人出奇? 究其因即在於人類濫用農藥和化學物品已造成全球性的污染問題與生態的破壞;此一針見血的警語,讓不少環保人士心中為之一震且憂心如焚。
        圖七以十年為一時間單位,劃分各年代環保議題的主要訴求,可進一步地顯示出人類環保意識之概略走向。在六十年代,由於全球經濟空前的繁榮,人類大量地開發並使用地球資源,一切以經濟建設為第一優先,環境保護的觀念及措施仍相當欠缺,化學藥品與除蟲劑等之過度使用,已對自然環境與生態產生嚴重的污染問題。七十年代,由於發生世界性的石油危機,已讓諸多科學家及環保人士深感地球能源逐漸匱乏的問題,警覺人類的活動不能漫無限制的成長,必須採取必要的減量及管制措施,此可謂是人類環保意識的初步覺醒。八十年代,人類除了追求更周延的環保管制手段與環保教育外,由於土地的過度開發與使用,陸續引發大自然的反撲,各種水、土等天然災害相繼的發生並危及人類生存的安全,迫使人們對環境生態與大自然的覺醒與尊重。進入九十年代後,地球村的觀念風行,各地環保意識高漲,尊重生態系的平衡並追求永續發展與生存的理念,遂成為普世的價值。
表一 1960年代以來人類主要環保事件一覽表
西元年環保事件(包含會議、公約、委員會、計畫、法令、研究案等)
1960˙蘇聯公布「蘇聯烏克蘭自然保護法」。
˙日本發生四日市哮喘公害事件。
1961˙「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第43(聲學)委員會向會員國推荐「國際噪音標準」。
1962˙「國際水污染研究協會」成立,出版「水污染研究月刊」。
˙美國生物學家R.卡遜(1907~1964)出版「寂靜的春天」一書,提出濫用農藥和化學物等造成全球性的污染問題。
1963˙「世界衛生組織(WHO)」確定大氣污染控制的四級標準。
˙「世界氣象組織(WMO) 」第四次大會批准世界天氣監視網計劃,調查城市、工業區以及較遠地區的污染擴散和變化情況,並進行關於空氣污染的氣候學研究。
1964˙「防止大氣污染協會國際聯合會(IUAPPA)」成立。
1965˙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建成南塔霍湖廢水三級處理廠。
1966˙「第一屆國際防治大氣污染會議」在倫敦舉行。
˙日本發現魚類普遍受到多氯聯苯(PCB)的污染,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
˙法國建成蘭斯潮汐電站,裝機容量達24萬千瓦。
1967˙日本制定「公害對策基本法」。
1968˙「第21屆國際地理學大會」決定設立國際性的「人與環境學術委員會」。
˙38個非洲國家代表在「非洲統一組織最高會議」上簽署「關於非洲保護自然和天然資源條約」。
˙聯合國政府間海事協商組織(IMCO)、教科文組織、糧農組織、氣象組織、衛生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及聯合國本部共同組成「海洋污染專家小組(GESAMP)」。
˙「國際科學聯合會理事會」設立了「環境問題科學委員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召開「合理利用和保護生物圈資源國際會議」。
˙日本北九州市發生多氯聯苯污染米糠油,造成食用者中毒和死亡的事件。
˙來自十國共30位左右的專家,在羅馬成立「羅馬俱樂部」,研究人類環境問題。
1969˙「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建立「現代社會挑戰委員會(CCCMS)」,處理有關環境的問題。
˙「世界氣象組織」第五次執行委會會議,決定在全世界建立110個監測站,藉以測量世界大氣污染的情形。
˙在東京舉行國際會議,討論地面沉降問題。
˙「國際電磁兼容討論會」呼籲,將微波輻射作為必須控制的污染物。
˙美國在高等學校設立環境保護專業課程,同時美國農業部禁用DDT等八種農藥。
1970˙美國「國家環境政策法」1月1日生效。
˙「國際社會科學會評議會」3月9~12日在東京召開「公害問題國際座談會」,發表「東京宣言(Tokyo Declaration)」,提出環境權要求。
˙6月在東京舉行「國際水地球化學和生物地球化學會議」,討論環境污染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人與生物圈計畫。
˙日本第64屆國會11月24日至12月18日通過14項關於環境保護的法律。
˙12月10日蘇聯最高蘇維埃批准「蘇聯和各加盟共合國水立法綱要」。
˙歐洲共同市場六國公布「汽車噪音限制標準」。
˙美國開始實行環境影響評估制度。
˙「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氣象組織」開始制定全球大氣監測計畫,建立大氣監測程序。

表一 1960年代以來人類主要環保事件一覽表(續一)
西元年環保事件(包含會議、公約、委員會、計畫、法令、研究案等)
1971˙2月2日在拉薩爾締結了「具有國際重要性,尤其是作為水禽棲息場所的濕地公約」(簡稱濕地公約)。
˙6月1日日本頒布「惡臭防止法」。
˙6月27日至7月3日在芬蘭舉行「環境未來國際會議」。
1972˙2月11日「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環境委員會」提出污染者負擔原則。
˙「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6月5日~16日在瑞典斯德哥耳摩舉行,通過「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提高全世界對環境污染的重視。
˙6月26~28日在多倫多舉行的國際會議,討論汽車廢氣污染問題。
˙11月23日在巴黎締結「關於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規定每個國家有保護本國獨特的自然和文化遺產的義務。
˙12月29日在倫敦、墨西哥城、莫斯科、華盛頓簽署「防止傾倒廢棄物和其它污染海洋的公約」。
˙「只有一個地球」一書出版。
˙11月13日簽訂「倫敦廢棄物投棄公約」,並於1975年8月30日生效,管制因船舶、海洋設施等所造成的海洋污染等問題,同時界定含重金屬、有機氯化物等有害廢棄物的投棄標準,並於1978年修訂追加禁止在船舶上焚燒陸上廢棄物的規定。
˙羅馬俱樂部發表「成長的極限」,對60年代迷信科技與經濟成長的人類文明提出嚴重警告。
1973˙「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1月成立。
˙「面臨滅絕危險的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3月3日在華盛頓簽署。
˙「海洋污染問題國際會議」於10月8日至11月2日在倫敦舉行,該會議通過「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
˙加拿大政府於12月20日通過「聯邦環境評估和審查政策」。
˙「國際環境誘變劑學會」成立,出版刊物「突變研究」。
˙發生第一次世界性的石油危機。
1974˙「第一次國際生態會議」9月在海牙舉行。
˙「丹麥、芬蘭、挪威、瑞典環境保護公約」於2月19日在斯德哥爾摩簽署。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在巴黎發表「環境政策宣言」。
˙「世界衛生組織」在「聯合國際環境規劃署」贊助下制定全球水質監測計畫。
1975˙「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建立全球環境監測系統,並設立「國際潛在有毒化學物品登記處」。
˙「國際原子能機構」於3月,在德國慕尼黑召開「高劑量輻射法在廢棄物處理中的應用-現狀和展望國際討論會」。
˙日本4月對排入大氣的污染物開始採用總量控制。
˙首次「國際酸性降雨和森林生態系統討論會」5月12~15日在美國舉行。
˙首次「國際噪音防制學術會議」8月27~29日在日本仙台市舉行。
˙11月「國際環境資料查詢系統」成立。
˙52個加盟國之「特殊水鳥棲息地國際重要濕地公約」(拉姆薩爾公約)生效,重視特殊水鳥,加強濕地及動植物保育,各締約國在其領域內必須劃出濕地保護區,並明定採行的措施。
˙101個加盟國之「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華盛頓公約)生效,限制各國進行野生動植物貿易,以保護瀕臨絕種的野生動植物。
1976˙「聯合國人類住區(生境)會議」5月31日至6月11日在溫哥華舉行。
˙美國在9月公布全國統一的「污染標準指數(PSI)」。
1977˙「臭氧層問題國際專家會議」3月在華盛頓舉行,通過「關於臭氧層的世界行動計畫」。
˙蘇聯最高蘇維埃6月17日批準「蘇聯和各加盟共和國森林立法綱要」。
˙「聯合國土地沙漠化會議」於8月29日至9月9日在內羅華舉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0月14日~26日在蘇聯第比利斯舉行「環境教育國際會議」,提出每個公民有接受環境教育的權利。

表一 1960年代以來人類主要環保事件一覽表(續二)
西元年環保事件(包含會議、公約、委員會、計畫、法令、研究案等)
1978˙2月17日簽訂「國際船舶污染預防公約(MARPOL)」,管制船舶及其他海洋設施所排放的油污及有害物質造成海洋污染,並自1987年10月2日起生效。
1979˙「世界氣象大會」2月在日內瓦舉行,討論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加對氣候的影響。
˙32個團體於11月簽訂「長距離越境大氣污染公約」,要求各締約國對越境大氣污染採取妥善防止政策,規範防止硫氧化物等外洩技術,推展酸雨研究,實施國際合作、監控制度、及加強資訊交流等,並於1983年3月起生效。
˙美國於12月3日公布優先監測的129種污染物並建立了相應的分析程序準則。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中止生產多氯聯苯。
1980˙「世界自然保護組織(IUCN)」首次提出「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口號,呼籲全球重視地球環保危機。
˙「世界自然資源保護大綱」於3月5日公布。
˙德國成立「綠黨」,主張生態平衡。
1981˙第一次「國際土壤農藥污染與防護會議」於8月22日~27日在開羅和宰加濟格市舉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9月22日至10月2日在巴黎舉行「人與生物圈計畫國際科學大會」。
˙「第十四次國際建築師協會會議」以「建築、人口、環境」為主題,提出經濟發展失衡、人口增長、環境、自然資源及能源危機等問題。
˙簽訂「華沙宣言(Warsaw Declaration)」,揭示環境建築學的理念。
1982˙5月10~18日在內羅華舉行紀念「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十週年特別會議」。
˙6月21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國際會議討論酸雨污染問題。
˙9月5~11日在華沙舉行「第三屆國際生態學會議」,強調以生態學作為環境管理和人類福利的立足點。
˙117國於12月10日簽訂「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規範有關海洋環境的保護問題。
1983˙聯合國成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
1985˙7月簽訂「赫爾辛基協定(Helsinki Agreement)」,將硫氧化物的排放及越境移動至少要削減30%之1979年長距離越境大氣污染公約協定,而各國在1993年前,硫氧化物的排放量必須較1980年減少30%,並自1987年9月起生效。
˙簽訂「維也納公約」,要求國際間應互相協調,進行有關臭氧層及破壞臭氧層物質的研究。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第一次發現南極臭氧層破洞不斷的擴大。
1987˙9月簽訂「蒙特婁議定書(Montreal Protocal)」,管制氟氯碳化物(CFCs)排放量,明訂CFCs及海龍(Halon)的削減時程,並自1989年1月起生效。
˙聯合國第42屆大會,WCED以「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提出人類永續發展的策略。
1988˙25個連署國於11月簽訂「索非亞協定((Sofia Agreement)),抑制氮氧化物排放及越境移動之1979年長距離越境大氣污染公約協定,要求各國1994年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凍結在1987年的水準。
1989˙3月簽訂「巴塞爾公約(Basel Convention)」,禁止有害廢棄物越境移動及規範國內處理原則,並自1992年起生效。
˙24個國家於3月簽訂「海牙宣言(Hague Declaration)」,採取強硬手段來推展地球溫室效應的防止對策,組織具有決策力的國際性權威機構,並呼籲各國制定實施因應對策。
˙5月簽訂「赫爾辛基宣言(Helsinki Declaration)」,管制破壞臭氧層物質,要求氟氯碳化物在2000年前全部停用,儘可能迅速廢除海龍,同時擬定防止地球溫室效應惡化的必要措施。
˙68個國家於11月簽訂「那德威克宣言(Naaldwijk Declaration)」,對於造成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等氣體應予以穩定化的觀念獲得共識,立即停止濫伐熱帶林,並以21世紀初達到森林正成長為暫定目標(每年1200萬公頃)。
1990˙英國建築研究所(BRE)首先建立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簡稱REEAM)綠色建築評估體系,為歐美綠色建築評估的始祖,影響了後來加拿大的GBC、C-2000、BEPAC以及美國的LEED綠色建築評估法。

表一 1960年代以來人類主要環保事件一覽表(續三)
西元年環保事件(包含會議、公約、委員會、計畫、法令、研究案等)
1992˙170個國家代表於6月在巴西里約召開「地球高峰會議」,簽訂「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強調氣候變遷是世界各國責任,但因國情不同,容許有不同的責任,並自1994年3月21日起生效)與「生物多樣性公約」(各締約國應配合其特殊國情與能力,以達生物多樣性保育及永續利用,並自1993年12月29日起生效),同時發表「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規劃如何於1993至2000年執行永續發展的工作藍圖)、「里約宣言(Rio Declaration)」(揭示永續發展理念,各國可基於主權且不損害他國的前提下使用其自然資源)以及「森林原則」(對全球的森林如何維持永續經營達成初步共識,強調原住民權利與生物保育的重要性)。
1993˙聯合國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UNCED)」,展開全面性的地球環保運動。
˙「第十八次國際建築師協會會議」以「處於十字路口的建築—建設永續的未來」為主題,號召全世界的建築師以環境的永續發展為職責,掀起了綠色建築的旗幟。
1994˙美國商業部美國基準技術研究所建立Building for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ility(簡稱BEES)綠色建築評估體系。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環境研究所建立Building environment performance assessment criteria(簡稱BEPAC)綠色建築評估體系。
1995˙於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城市高峰會」,以「綠色建築都市、永續城市」為主題。
˙美國綠色建築協會(USGBC)建立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簡稱LEED)綠色建築評估體系。
1996˙6月聯合國在伊斯坦堡召開「人居環境會議」,簽訂「人居環境議程(Habital Ⅱ Agenda)」,呼籲全世界針對當今的都市危機研商對策,綠色建築的國際浪潮隨之風起雲湧。
1997˙12月11日於日本東京都「聯合國京都世界氣候會議」簽訂「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管制三十八個已開發國家及歐洲聯盟的溫室氣體排放,希望在2008年至2012年間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減少5.2%,其中歐盟削減8%、美國7%、日本6%。
1998˙9月簽訂「鹿特丹公約(Rotterdam Convention)」,要求包括殺蟲劑等有害化學物品出口前,進口國應獲得預先通報且同意,並自2003年起生效。
˙於加拿大溫哥華舉行「綠色建築的挑戰國際研討會(GBC98)」,集中了13個OECD國家共同溝通綠色建築的評估技術。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環境研究所建立Eco-Quantum綠色建築評估體系;日本建築學會建立AIJ-LCA綠色建築評估體系;瑞典建立CBE綠色建築評估體系。
1999˙於中國北京舉行「UIA建築師大會」,以生態建築為主軸。
2000˙1月29日簽訂「生物安全議定書(Cartagena Protocol on Biological Safety)」,基因改造活生物體在進出口貿易上建立事先告知協議(AIA)程序,提供進口國決策依據。
˙9月NASA觀測到史上最大南極臭氧層破洞,其範圍高達2,800km2,相當於美國的三倍大。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提出「2000年地球生命報告」,顯示人類生態足跡擴張情形。
˙於荷蘭馬斯垂克舉行「永續建築會議(SB2000)」,探討更多先進的綠色建築評估法。
˙於芬蘭舉行「健康建築研討會(HB2000)」。
2001˙5月簽訂「斯德哥爾摩公約(Stockholm Convention)」,管制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
˙中國北京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立「中國生態住宅技術評估」綠色建築評估體系。
2002˙於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永續建築會議(SB2002)」,探討目前最國際化的綠色建築評估工具。
2003˙台灣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建立「台灣綠色建築九大指標評估法(EEWH系統)」。

表二 目前主要全面性的國際環境柔性規範
規範名稱通過日期主要內容
21世紀議程
(地球高峰會議)
1992年6月˙除序言外,包括全球社會經濟問題、資源保育及管理、各主要團體角色與貢獻,以及各種實施方法四大部分,共計40章,500多頁,規劃如何於1993至2000年執行永續發展的工作藍圖,以邁入21世紀。
里約宣言
(地球高峰會議)
1992年6月˙揭示永續發展理念,強化公民參與並兼顧未來世代。
˙各國可基於主權且不損害他國的前提下使用其自然資源。
˙強化全球技術與資訊合作,慎用國際貿易手段達成永續發展。
森林原則
(地球高峰會議)
1992年6月˙對全球所有類型的森林如何維持永續經營達成初步共識。
˙強調原住民權利與生物保育的重要性。
˙建議各國評估森林開發對環境與經濟的影響,並採行降低損害的措施。

表三 目前主要議題性的國際環境硬性規範
議題主要條約名稱
大氣酸雨包括:「長距離跨國境大氣污染公約」、「1985硫氧化物議定書」、「1994硫氧化物議定書」、「氮氧化物議定書」以及「VOC議定書」等。
航空器排放「芝加哥國際航空公約」。
臭氧層保護包括:「維也納公約」以及「蒙特婁議定書」等。
溫室效應包括:「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以及「京都議定書」等。
海洋包括:「倫敦海拋公約」、「國際船舶污染預防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及「跨國水道與國際湖泊利用與保護公約」等。
有害廢棄物包括:「巴賽爾公約」、「工業災害跨國境影響公約」、「鹿特丹公約 」以及「斯德哥爾摩公約」等。
生物多樣性包括:「國際規範補鯨公約」、「遷徙性野生動物保育公約」、「華盛頓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以及「生物安全議定書」等。
棲地保育包括:「拉姆薩爾公約(國際重要濕地保護公約)」以及「因應沙漠化國際公約」等。
全球共有資源管理包括:「南極公約」以及「世界文化及自然資產保護公約」等。
損害賠償包括:「維也納核子損害民事賠償公約」以及「國際油污損害之民事責任公約」等。
資訊與決策程序包括:「危險物品運送民事損害賠償公約」、「核能事故及早告知公約」以及「跨國環境影響評估公約」等。

        上述清楚地勾勒出人類環保意識之走向,由「未重視環保」(六十年代)、「省能環保」(七十年代)、「環境生態」(八十年代)、「永續發展」(九十年代)的發展脈絡;顯示人類對自然環境掌控的演化,由起先追求「滿足生活需求」→「改變自然生態」→「人定勝天」→「融合生態」→到最後又回歸「天、地、人平衡」的過程。此外,若進一步從環境倫理學(Environment ethics)的觀點,亦不難瞭解人類環境價值觀的進化過程,由最先的「人類中心」(人為萬物之靈且為自然的主宰,一切以人為本且人定勝天)→「生命中心」(應尊重大自然,人類與萬物均平等,人應敬天)→一直到「生態中心」(強調生態體系的平衡以及永續的發展與生存,人應順天且天、地、人合一)。

圖七 1960年代後人類環保意識之走向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