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依據聯合國人口與發展委員會第51次會議發布的《世界人口趨勢報告》指出,推估到2050年時全球人口將達98億,其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超過15億,佔總人口的16%。相較2017年的數據,全球人口總數為76億,其中老年人口為7億,占總人口的9%,未來的全球人口結構將迅速老化。人口老年化及少子化儼然成為全球人口變遷趨勢,再加上人們對於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的嚮往,導致世界各地出現需要付出更多勞力的營建勞工短缺問題,然而許多人認為在工地工作僅需靠體力付出,絲毫無技術可言,需面對風吹日晒雨淋的工作環境,且工時及收入相對也不穩定,最終造成年輕人不願意踏入工地工作的窘境。
從現今的工地中可以發現大多數的營造業技術人員年齡已偏高,鮮少看見年輕人的背影,即使是本科系畢業生亦不願從事工地現場工作。另外像是高樓層的建設,工人必須要在高空組模板、灌漿等,危險性相對提高許多,而且又因國家全面技職升等大學化的教育政策,對台灣的實做技術人力不足問題更是雪上加霜,尤其是建築結構工程的技術工,例如:鋼筋工、模板工…等。
綜觀營建產業施工方式,現階段大多數仍是由工人在工地現場作業,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援,除了氣候、設備因素影響外,再加上人為因素的不確定性,則會出現施工品質不容易控管的情況,導致施工進度延宕,造成無形營建成本增加。為了降低建築眾多不穩定因子,未來的營建產業勢必朝向採用系統化工法方向發展,例如:鋼筋系統化工法、鋼筋預組工法、鋼筋混凝土預鑄工法及系統模板工法…等,透過應用工業化技術預先將鋼筋加工成配件化之組件、預組、預鑄及機械吊運能量,減少工地現場施工人力、降低施工勞力及施工技術性,以解決建築技術工人力不足之問題。
。
對於世界各地營建工程人員數量結構的改變,工程技術人力逐漸短缺,加上工安環保的要求下,追求更精密、品質更優良、施工環境更安全環保的工法勢在必行,以下針對「創新建築4.0工法」-鋼筋系統化工法、鋼筋預組工法、鋼筋混凝土預鑄工法及系統模板工法做基本的介紹。
一、鋼筋系統化工法
鋼筋系統化工法是運用「鋼筋系統化的設計規劃」及「自動化加工技術」,來解決鋼筋的加工綁紮與組裝問題,即從結構規劃開始,做全面鋼筋系統化的考量規劃設計,到專業自動化鋼筋加工廠按結構設計施工圖說,做精準確實之一體成型鋼筋彎折施作,屆時鋼筋工班只需以簡單的安裝組立,即可完成。此工法使不易控管品質的鋼筋工程,藉由鋼筋加工配件化、綁紮標準化與防呆化(簡易施工),來有效解決工地現場之勞力及施工技術性,並達成最佳的鋼筋工程施工品質,藉著鋼筋一體化的圍束力強化,有效提升房屋結構整體耐震力。
鋼筋系統化工法優點在於能將鋼筋在工廠生產成組件化的配件,工人只需在工地做最簡單的組裝即可,這樣不但施工更快速、品質更穩定、耐震韌性再提升,更能確保建造的房屋更安全穩固。並以「系統化system」、「簡單化simple」、「效率化 speed」、「標準化standard」,朗朗上口的「4S」作為縮語,使其基本精神能常駐人心。 
二、鋼筋預組工法
鋼筋預組工法是將在工地最耗人力及高技術的柱、梁鋼筋綁紮施工,轉換在鋼筋廠將整個柱、梁的每支鋼筋先預組綁紮完成,形成整體的柱、梁大型構件,再載運至工地,應用吊車或塔吊之吊運機具,於工地現場直接吊裝組立完成,其充分利用機械能量替代勞力,且將現場的鋼筋工人綁紮工作已在鋼筋廠完成,以減少現場人力,藉由鋼筋廠預組的有效品質管控,鋼筋工程之施工品質得以提升,有效強化房屋的結構安全。……更多文章內容,請參閱-現代營建雜誌
486;P72~P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