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混凝土抗壓強度異常偏高情形以及因應對策
□葉韋呈/內政部營建署北區工程處 工務主任 |
混凝土材料幾乎無時無刻充斥在每個人的生活裡,舉凡建築、道路、橋梁等工程幾乎都有它的存在,混凝土主要由水、水泥、骨材及摻料所組成,藉由工程人員辛勞且巧手的施作,形成各式各樣民眾安居樂業以及使用的型態,其中最能代表混凝土材料性能就屬混凝土抗壓強度,其影響整個混凝土結構體安全性能,而抗壓強度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是否堪用,就必須視混凝土抗壓強度是否高於設計標準,而在現階段於工程實際執行上於現地取樣後的混凝土圓柱試體強度幾乎遠超過混凝土設計抗壓強度,此對結構體安全性、耐久性與工作性之影響為何,究竟是不是越高越好,筆者收集相關資料與經驗後以混凝土基本性質逐一說明與探討。 二、前言 混凝土材料品質是否符合雙方買賣要求,最基本即為其抗壓強度之表現,綜觀國內各規範均以抗壓強度之低標作為履約成果標準,依據結構混凝土設計規範[參考文獻1]:「結構混凝土之 fc’不得小於210kgf/cm2」。結構混凝土施工規範[參考文獻2]:「未有特殊暴露情況之結構混凝土之fc’依構造物需要而定,不得小於175kgf/cm2」、「圓柱試體抗壓強度:任何連續三組強度之平均值高於規定強度fc’;無任何一組之強度低於規定強度fc’之值超過35 kgf/cm2」、「鑽心試體抗壓強度:試體之平均強度不低於規定強度 fc’之85%,且任一試體之強度不低於fc’之75%。」,若都不符則進行結構物強度評估,倘對結構安全性有嚴重影響則拆除重作。 綜上所述,國內目前針對混凝土允收標準幾乎均以混凝土實際抗壓強度是否達標作為履約成果判定,換句話說,對於廠商來說為了履行契約規定及確保材料變異風險等考量下,針對混凝土抗壓強度偏高趨勢具有較高期待值,也將更有保證,但是換個角度來說,混凝土抗壓強度的趨強性,影響的類別與程度及範圍究竟衍伸何作用,即為本文要探討的。 |
二、前言
混凝土材料品質是否符合雙方買賣要求,最基本即為其抗壓強度之表現,綜觀國內各規範均以抗壓強度之低標作為履約成果標準,依據結構混凝土設計規範[參考文獻1]:「結構混凝土之 fc’不得小於210kgf/cm2」。結構混凝土施工規範[參考文獻2]:「未有特殊暴露情況之結構混凝土之fc’依構造物需要而定,不得小於175kgf/cm2」、「圓柱試體抗壓強度:任何連續三組強度之平均值高於規定強度fc’;無任何一組之強度低於規定強度fc’之值超過35 kgf/cm2」、「鑽心試體抗壓強度:試體之平均強度不低於規定強度 fc’之85%,且任一試體之強度不低於fc’之75%。」,若都不符則進行結構物強度評估,倘對結構安全性有嚴重影響則拆除重作。
綜上所述,國內目前針對混凝土允收標準幾乎均以混凝土實際抗壓強度是否達標作為履約成果判定,換句話說,對於廠商來說為了履行契約規定及確保材料變異風險等考量下,針對混凝土抗壓強度偏高趨勢具有較高期待值,也將更有保證,但是換個角度來說,混凝土抗壓強度的趨強性,影響的類別與程度及範圍究竟衍伸何作用,即為本文要探討的。
三、國內工程混凝土強度表現
(一)筆者從事公共工程至今,所見眾多工程的混凝土抗壓強度常態上幾乎高於混凝土抗壓強度fc’介於40到60%不等(照片1),或是高於混凝土配比設計強度20到30%以上,更甚者還發現有部分抗壓強度達設計強度一倍以上,更離譜的是有些建設公司在推銷建築案時竟出示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報告,並特別標榜混凝土實際抗壓強度高於設計強度幾近1倍(照片2),表示更強更為安全,著實讓筆者湯沐結舌,面對此種怪異現象,筆者常於工程執行上詢問施工廠商或設計監造廠商甚少有明確回覆,大部分僅表示似乎更好且沒有任何異議,僅有少部分認為不妥惟卻不知所以然。面對此種現象與答覆態度讓筆者甚為驚訝,在筆者好奇心使然之下,驅使筆者欲了解此種怪異現象,利用收集各項資料並做概念性分析後,希望可藉此幫助解決這類疑慮。……更多文章內容,請參閱-現代營建雜誌 501期;P71~P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