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與代謝派建築



摘要


   日本代謝派建築理論雖然採用的是西洋的名詞,但實際上代謝派之根本理論來
 自於禪之基本觀念。二次大戰後以理性與科學為基礎的現代建築面臨重大的考驗,
 現代建築幾乎被視為違反人性的代名詞,日本代謝派建築師們試圖以禪的觀念克服
 人性與科技之間的矛盾,使現代建築在觀念上仍可兼顧人性與科技文明。因而代謝
 派建築在觀念上仍可兼顧人性與科技文明。因而代謝派建築在表面上是利用高科技
 ,但基本空間概念是全然來自於傳統日本與中國的城市與建築。
              關鍵詞:禪、代謝派建築。


前言

   有關日本代謝派建築理論中所引用的一些名辭,如變易、進化(Evolution),
 變形(Metamorphese),演化(Transformation)等名辭,會讓人混淆,究竟日本
 代謝派建築理論來自於何處。實際上代謝派建築在英文名辭上則用Metabolism,而
 Metabolism一辭來自於希臘文,它包含交替、變化、革新、循環等意義。代謝派建
 築上則成為一種烏托邦式的未來主義建築與都市理論。但西方建築師卻忽略了代謝
 派理論在根本上與日本的神道與中國禪宗之間密切關聯。

   神道雖然是日本傳統的宗教,但顧名思義與中國之道家哲學頗為相似。神道將
 整個自然看成一個神靈,並相信宇宙之間的無窮變化。由此觀之,神道之一些主張
 與中國古代易經中之宇宙變化觀不無關聯。

   從1960年所發表的代謝派宣言中所揭櫫的觀念,與其說是一種生物學上的進化
 論,不如說是一種易經中的整體變易觀;

   「我們將人類社會視之為一種強而有力的演化過程,我們所以採取生物學上的
 名詞新陳代謝(Metabolism),是由於我們相信改良與科技,更想有助於維持人類
 的活力(Vitality)。我們認為,代謝主義不僅主張自然的、歷史性的社會演變,
 我們也主張透過我們的改良刺激一個積極變化而發展的社會。」

   由於可見代謝派之主張是將一切社會之演變也全含在宇宙萬物無窮變化之一環
 來看,這種觀念十分接近易經中天、人、自然三者之間永恆變易之關係。代謝派不
 只將社會現象視為生物學之進化過程,也視為如道家的變易觀,以試圖在我們急速
 變易的社會中,如何解決問題以保障人類生活。


禪與代謝派之反二元論 (]Antidualism)

   日本代謝派建築師所揭櫫的觀念中較具體的是禪宗的基本觀念,此點由代謝派
 建築師黑川紀章在他的理論中也充分闡述。禪的基本道理是如何改變一般人習以為
 常的思考方式,換句話說,人類的煩惱及內心的衝突來自於人的二元思想,禪宗主
 張改變思考方式,甚至主張徹底的無念。所謂停止思考或無念是一種不分別不二分
 的態度。代謝派建築師們則以禪之不分別不二分的態度,試圖克服人性與科技之間
 的矛盾。「我們深信,科技是人性的一種延伸,此種信念與西方人的想法不同。他
 們認為所謂現代化是一種人性與科技之間不斷衝突之延續。」

   代謝派借助於禪宗之觀念,不把科技當作與人或對立的東西,而是一種人類活
 力的象徵,並且試圖將科技、人、自然三者合而為一。高科技在代謝派建築之地位
 可以從它們的超大結構超高建築,以及海上城市等計畫案中充分顯示(圖一)。代
 謝派在這些未來的建築中,要求空間的變易性、機能之彈性以及個體建築之可變性
 。

克服個體及群體之間矛盾


   禪在本質上是一種方法,以領悟人生之本質。在禪的修練過程中主要對象為自
 我,但禪的自我與西方的個人(主義)的觀念截然不同,禪的自我講求的是超越自
 我。禪不求消除自我(本體)與超越自我(客)之間的差別,而求兩者之間和諧地
 並存。

   所謂Capsule Space ,依黑川紀章之解釋是表現個體與社會群體之間關係的一
 種空間觀念。Capsule 代表一種絕對保障個人生活的空間。它不僅保障個人精神及
 心理上之獨立性,也同時保障維持社會群體之間的秩序。

   Capusle Space 依據黑川紀章之解釋是一種有機體,以克服人與機械、建築與
 社會之間的衝突。在建築中Capsule 是一種與建築相連而又對立的東西,同理,代
 謝派之建築與都市是相對立而彼此不可分的東西。它們雖然經常處於對立狀態,但
 又相互聯結在一起。黑川紀章在東京所設計的Nabokin Capsule 大樓(1972)是一
 棟典型的Capsule 建築(圖二)。


禪與集體形式

   代謝派所稱集體形式概念源自於彈之正反之合一道與之變易觀。代謝派尋找一
 種形式反映變易之整體與個體之間的關係。集體形式代表一個社會或都市而具有下
 列特點:

 1.急劇變化的社會結構。
 2.各種機構與個人之間衝突與共存。

   代謝派將超大結構也視為一種集體形式,並認為安排一種密集的機能最合理的
 東西。超大結構(Mega structure)中的某些部份之變易較緩,由此建築師必須認
 清那些機能屬於較大的變化而那些機能變化較小。在東京灣計畫中,丹下提出一個
 超大結構方案,其中,由許多可變換的單元組成(圖三)。這意味著二個趨勢;即
 一種短生命的個體之與長生命的結構。

克服人與環境之間的衝突


   在禪的觀念中,「空」是克服有與無二分觀念和第三種狀況,如同易經裡天、
 地、人三者之間關係,人在天與地相反因素之間扮演第三種因素。代謝派空間觀念
 ,出現建築與環境之間第三種空間觀念,中介空間就是這種第三種空間概念。其既
 不屬於內與外的相反空間,亦不屬於哲學裡的有與無的對立觀念。中介空間亦稱灰
 色空間,有許多不同方式存在者。自然與建築、城市與景觀之間以及個體建築與公
 共空間之間。黑川紀章試圖將中國與日本傳統中的中介空間,即如街巷、走廊與簷
 廊為建築與環境之間聯結要素:

街巷為共存的空間


   代謝派建築師中,黑川紀章為以禪的觀念最早發現中國與日本傳統街巷之意義
 的人。在傳統中國城市中並沒有廣場,廣場的功能被街道取代。如在唐代的長安城
 ,北京及京都皆為由街巷所劃分成的棋盤式的城市(圖四)廟宇與公共建築皆沿著
 街道配置而非集中於市中心。因為大部份建築內的開放空間向街道開啟,因而街道
 同時具有交通與生活空間的雙重機能,並使城市與建築成為一體(圖五)。依據黑
 川之觀念,建築與都市之並存,並不代表消除對立,而是發展第三種空間,使相對
 的內外空間和諧的並存。在黑川在1962年所設計的Nishijin勞工中心中,恢復了傳
 統京都的街巷形式,在此他將街道處理成生活與居住空間之延伸,而取消了分離的
 步行區,並容許車輛進入(圖六)。

迴廊


   迴廊是在中國傳統建築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它可以聯結各種內部與外部空間。
 做為外部的通道,迴廊向周圍景觀開放,而且加上了屋頂。由於加蓋屋頂,產生一
 種驚人的雙種效果(圖七),迴廊同時成為公共的與私人的空間,亦同是內部與外
 部。從外部空間到中介空間,從中介空間再到內部空間,產生一種空間的連續。

簷廊


   在中國及日本傳統住宅中,各種簷廊同時成為內部與外部空間。事實上此種簷
 廊既不是庭院也不是庭園,而是一種中介空間,以做為庭院及建築物之間連結(圖
 八)。

結論

   代謝派理論中有許多是源始於禪的觀念。代謝派藉禪的觀念以克服西方人無法
 克服的人性與科技之間的矛盾。因此代謝派的理論重點在於科技,以解決現代現會
 之種種問題。代謝派之理論家Nobow Kawazoe ,斬釘截鐵地強調代謝派的科技觀:
   「代謝派理論從建築師的觀點來說是一種純粹的科技觀。代謝派對現今人類所
 面臨的科技文明絕不懷疑,不管未來的科技向何處發展,也不談好與壞」。
   對如此的科技觀我們不得不加以下列題問:
 1.一個建築上的問題單靠科技就可以園滿解決嗎?
 2.人性與科技之間的和諧是禪之正確嘗試?

   實際上禪要克服的矛盾,並非是人所製造出來的矛盾,而是要領悟根本存在的
 一體之兩面,看起來似科矛盾及衝突的事物。由此觀之,將人性、科技與自然三者
 ,與禪與道中的天、地、人三者並列,並無依據。如果人類過分依賴科技而所製造
 出的衝突與矛盾,光靠禪的理論恐無法消除。

註解


 1.IGMA Report: Japan, Tradition und Probleme der Gegenwarts architecktur
  , Stuttgart, 1975, p. 45.
 2.Kisho Kurokawa, Metabolism in Architecture, London, 1977, p. 27.
 3.Kisho Kurokawa, Metabolism in Architecture, London, 1977, P. 27.
 4.Fromm, Erich/Suzuki, Daisetz: Zen Buddhism and Psycho analysis, 中譯本
  台北,1977, p. 211.
 5.Kisho Kurokawa, Metabolism in Architecture, London, 1977, p . 83.
 6.Fumiko Maki: Some Thought on Collective Form, in G. Kepes, Structure
  in Art and Science, New York, 1965.
 7.Kisho Kurokawa, Metabolism in Architecture, London, 1997, P. 140.
 8.Noboru Kawazoe: Von Metabolismus in Metapolis, Bauen und Wohnen, Heft
  5, 1967.

參考文獻


 IGMA Report: Japan Tradition and Problemeder Gegenwartsarchitektur,
 Stuttgart, 1975.

 Kisho Kurokawa: Metabolism in Architecture, London, 1977.

 Noboru Kawazoe: Von Metabalismus in Metabolis, Bauen + Wohnen, Hebt 5,
 1967.

 Funriko Maki: Some Thought on Collectiue Form, in G. Kepes, Structure
 in Art and Science, New York, 1965.

 Fromn, Erich/Suzuki, Daisetz: Zen Buddhism and Psychoanalysis.

 Jones, Peter B: Hans Scharoun, London, 1978.

 Blaser, Werner: Mies van der Rohe.

 Blaser, Werner: Chinese Pavillon Architecture, London, 1973.

 Daniel, Michael: Ancient East Asian and Modern Concepts of the Universe.

 Karea Journal 1, Seoul, 1980.

 Nitschke, Giinter: Die metabolisten Japans, Bauwelt, 18-19, 1978.

 Wilhelm, Richard: 1-Ging, Das Buch der Wandlungen Koln, 1974.

 Suzuki, Daisetz: Zen Buddhism. Taipei. 1975.

 Bollnow, otto Friedrich: Menech und Raum. Stuttgart. 1963.


Zen Buddhism and Metabolism
ABSTRACT

   The essential architectural theory of Metabolism in Japan, Whoes idea
  was represented with a western name, actially originated from the
  concepts of Zen Buddhism. Since the Second World War, madern arch-
  itecture, which is based on rationalism and Acience, faced great
  criticism. Modern architecture was almost condemned of anti-humanism.

   The Metabolism tried to overcome the conflicts between humanism and
  technology by incorporating essential concepts of Zen Buddhism.

   Therefore, although the architecture of metabolism appeared to be very
  high-tech, the basic concept of space totally originated from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nd cities in Japan and China.

18世紀歐洲中國熱對現代建築形式發展之影響